古地名。即郑国的圃田,在今河南省中牟县西南。相传为列子所居。李白《赠张公洲革处士》:“列子居郑圃,不将众庶分。”
即鸿雁。语本《礼记·月令》:“鸿雁来宾。”刘商《胡笳十八拍·第九拍》:“当日苏武单于问,道是宾鸿解传信。”
【介绍】:见詹琲。
【介绍】:赵嘏作。见《西江晚泊》。
在今广东省广州市光孝路。为广东最古老建筑之一,亦为广州最早之佛寺。原为西汉南越王赵建德之宅,三国吴虞翻谪徙居此,辟为苑圃,在此讲学,人称虞苑。又因其在园中植诃子树,又名诃林。翻死,家人施舍于佛门,名为
山名。在重庆市合川市南部。山上有石梁横亘,其色如铜,故称。武元衡《酬太常从兄留别》:“张骞随汉节,王濬守刀州。泽国烟花度,铜梁雾雨愁。”
《书·舜典》:“舜格于文祖,询于四岳,辟四门,明四目,达四聪。”谓舜帝向四岳求教,要臣下将四方之情转达给自己。后因以“明四目”称颂君主广开视听以体察民情。王维《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》
东汉末曹操为洛阳北部尉时,曾造五色棒悬于门,有犯禁者,不避豪强,皆棒杀之。见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。后用为咏执法严正之典。李商隐《有感二首》之二:“苍黄五色棒,掩遏一阳生。”
【介绍】:五代诗人。苏州(今属江苏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北宋范仲淹祖。幼聪慧,九岁举神童。仕吴越,官至秘书监。有《资谈录》六十卷,集《春秋》及历代史事,未见著录,已佚。《全唐诗补编》存诗一首。事迹见《十国
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鸡知将旦,鹤知夜半,而不免于鼎俎。”后以“知时鹤”为赞美直言尽忠而不为身谋的典实。韩愈《杂诗四首》之四:“独有知时鹤,虽鸣不缘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