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一作《归王官次年作》。司空图作于僖宗光启四年(888)隐居中条山王官谷时。诗展示作者退居山野后,屏绝尘嚣、寄情山水、泊然宁静的心理状态,曲折婉转地流露了对社会现实的忧愤。采用情景相融、寓情于
【介绍】:刘长卿《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》诗句。二句以拟人手法写送别,表达对友人离去的恋恋不舍之情。意境含蓄,感情深沉。
【介绍】:唐代高僧。本西域天竺人,婆罗门种姓。生卒年不详。早年欲游中国,结侣东征,路遇玄奘三藏,遂剃度同来长安。深通群经众论,为玄奘门下贤哲,受到中宗钦重。玄宗开元中,于大安国寺讲《华严经》,听众座无
崤山和函谷。函谷东起崤山,自古为险要的关隘。李世民《入潼关》:“崤函称地险,襟带壮两京。”
【介绍】:行十二。与武元衡同宗,缑氏(今河南偃师)人。大历二年(767)进士。曾任卫尉少卿、国子司业、大理卿等职。善文,尝自称“少年慕时彦,小悟文多变”(《和权载之离合诗》)。《全唐诗》存诗2首。
①谓依次提升官职。白居易《赠友五首》之四:“如何尹京者,迁次不逡巡。请君屈指数,十年十五人。”②变迁;变化。韩愈《赠族侄》:“岁时易迁次,身命多厄穷。”③仓促;窘迫。杜甫《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茅
晋向秀与嵇康、吕安友善,后嵇、吕死,向秀作《思旧赋》寄托哀思。宋之问《咏笛》:“行观向子赋,坐忆旧邻情。”参见“向秀闻笛”。
山脚。鲍溶《玉山谣奉送王隐者》:“凤凰城南玉山高,石脚耸立争雄豪。”
【介绍】:则天朝曾官右玉钤卫郎将、左奉宸内供奉、右羽林将军兼凉州都督赤水大使,玄宗开元四年(716)为河西道大总管,九年以败于突厥而削官以白衣检校凉州都督。能诗;玄宗时进婆罗门曲,玄宗乃据以制成霓裳羽
明聂先、蔡方炳、金希仁撰。聂先,字晋人;方炳,字九霞;希仁,字胜私,均为吴郡(今江苏苏州)人,约生活于明朝末年。《唐人咏物诗》,十二卷。专选唐248家咏物之诗,皆为律绝,分天、地、水、花、草、木等部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