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曹松作。己亥岁即僖宗乾符六年(879)。据史载:是年镇海节度使高骈,在淮南镇压平定黄巢起义,以杀人无算之功,受到封赏。诗人有感于生灵涂炭,愤而有作。前首“凭君莫话封侯事,一将功成万骨枯”二句
【介绍】:张祜作。见《题润州金山寺》。
【介绍】:来鹏作。《全唐诗》作来鹄诗,误。诗写除夕夜作客他乡之窘况。首联交待作客地点和形影相吊的孤寂落寞心情;颔联反映干戈不断的动乱现实,导致自己有家难归;颈联写客居无聊,惟有拨灰书闷;尾联发出感叹:
傅说所筑之墙。借指贤才栖隐处。韩愈《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韵》:“傅氏筑已卑,磻溪钓何激。”参见“傅说”。
见“匈奴笑千秋”。
【介绍】:见郭思。
(遗wèi)陈寔以品德高尚受时人推重。天下饥荒,常有盗入其室,陈寔知之,以借教训子孙修性为善以开导窃贼,窃贼自梁上投于地,叩头谢罪,陈寔给他二匹绢,自后,一县中再无盗窃之事。见《后汉书·陈寔传》。李瀚
【介绍】:罗隐作。此诗以豪迈的笔调书写投笔从戎的志向,沈德潜称其“棱棱有骨”(《唐诗别裁集》卷一六)。夏州,故址在今陕西横山县西,晋时为夏王赫连勃勃建都的统万城,后魏灭夏改名夏州。隋时梁师都据此称帝,
①即押韵。指诗歌等创作中于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,以求音调和谐优美。②和韵的一种。即以原诗韵字为本诗韵字,而其排列次序不必与原诗相同。
【介绍】:杜甫于大历二年(767)秋在夔州作。诗为感羁旅伤世乱而发。陈式曰:“一首、二首思归,三首、四首不愿归,五首目下不能归,六首至九首,将来不能归,十首以下,所有诗酒以慰不归。”(《问斋杜意》卷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