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诗词百科>百和香

百和香

混和各种香料而成的香。权德舆古乐府》:“绿窗珠箔绣鸳鸯,侍婢先焚百和香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腰身

    ①人的腰部。段成式《戏高侍御七首》之四:“自等腰身尺六强,两重危鬓尽钗长。”②指人的身段,体态。韩愈《辞唱歌》:“幸有伶者妇,腰身如柳枝。”

  • 一字至七字诗

    诗集。五代吴蜕撰。《宋史·艺文志七》著录吴蜕《一字至七字诗》二卷。其集已亡佚。

  • 唐诗语汇意象论

    〔日〕松浦友久著,陈植锷、王晓平译。中华书局1992年5月出版。原书名为《诗语诸相》。本书是考察唐诗主要作品的“诗语”诸现象的用法和特色的论文集。文章根植于作者语言学、言韵学、美学与文学的深厚素养和中

  • 杜荀鹤体

    杜荀鹤为诗专攻近体,三百馀首诗皆近体,且以七言律为多。他把律诗的声律对偶和浅近通俗的语言结合起来,平易委婉,使律体创作通俗化,颇具乐府之风。所著《唐风集》流传于世,文词新丽,自成一家,尤长于宫词。宋严

  • 黎逢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辞赋家、诗人。生卒年、籍贯不详。大历十二年(777)应进士举,主司以其气貌山野,专令人伺之,观其数联,惊叹之,遂擢为状元。建中元年(780),登经学优深科。三年(782),官监察御史。能

  • 唐七律艺术史

    赵谦著。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9月初版,收入《文史哲大系》。本书依史为序,对唐代七言律诗的艺术结构及其美学特征,作了深入地历史探索,论述初、盛、中、晚四期七律所呈现的音韵风格,各期代表作家的诗风特色

  • 江州司马

    白居易的别称。白居易曾贬为江州司马,故称。语出白居易《琵琶引》:“座中泣下谁最多,江州司马青衫湿。”杨巨源《寄江州白司马》:“江州司马平安否,惠远东林住得无。”

  • 西旅獒

    《书·旅獒》:“西旅献獒。”孔传:“西戎远国贡大犬。”后以“西旅獒”代指远方国家的贡品。柳宗元《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》:“重来越裳雉,再返西旅獒。”

  • 风帘摇烛影,秋雨带虫声

    【介绍】:祖咏《宿陈留李少府揆厅》诗句。透过窗帘的凉风吹动烛光,使室内的影子也在不停地晃动;秋夜的雨声连同虫鸣声,一起传进卧室来。二句描写秋夜风雨交作之景,抒发羁旅异地、长夜难眠的思乡愁怀。从视觉、听

  • 夏口

    地名。又称沔口、汉口、鲁口。指汉水(古称夏水)注入长江处。在今湖北省武汉市。王维《送杨少府贬郴州》:“青草瘴时过夏口,白头浪里出湓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