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李白作。此是王昌龄被贬龙标尉时,李白寄给老友的诗,以表慰藉之情。龙标,在今湖南黔阳县西南。此诗以寄情于明月,远寄于遥在夜郎之西的朋友,想像奇特,匪夷之思,非一般人所能及。沈德潜评曰:“出以摇
林明德、赖芳伶著。台湾明道文艺杂志社1979年1月再版。本书收录了唐代29位重要诗家的代表作85首,主要为古体诗与近体诗,大致按诗人所处年代先后为序。各家作品,先叙诗人传略,再列原文,加以注释和赏析。
【介绍】:中唐时人。钟陵从事李公佐之仆,执役三十年后,忽留诗一首,凌空飞跃、成仙而去。《全唐诗》收其诗1首。
《三国志·魏志·裴潛传》“迁兖州刺史……谥曰贞侯”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又潛为兖州时,尝作一胡床,及其去也,留以挂柱。”后因以“挂胡床”为做官清廉之典。李白《寄上吴王三首》之二:“去时无一物,东壁挂胡
①细润光滑。杜甫《丽人行》:“态浓意远淑且真,肌理细腻骨肉匀。”②精细。元稹《内状诗寄杨白二员外》:“彤管内人书细腻,金奁御印篆分明。”
①江河的下游。杜甫《太平寺泉眼》:“何当宅下流,余润通药圃。”②比喻落后或低下的地位。张九龄《高斋闲望言怀》:“取路无高足,随波适下流。”韦应物《趋府候晓呈两县僚友》:“可怜同宦者,应悟下流难。”③谓
卞孝萱著。齐鲁书社1980年6月出版,34万字。本书分年详述元稹家世、生平、交游,考订元稹部分诗文作年,为近年出版的关于元稹的最详尽年谱。其中的疏误,今人已多次加以质疑和辩正。
【介绍】:约中晚唐人,生平无考。《全唐诗》录其诗4首。其中《看蜀女转昭君变》一诗,细致描绘了当时讲唱变文的情形,对研究变文有极大的帮助。
儒冠,儒生所戴之冠。指从事儒业、读书。杜甫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:“纨袴不饿死,儒冠多误身。”后世不得志的儒生常以“儒冠误身”叹息读书误了自己的前途。宋晁补之《摸鱼儿》词:“青绫被,莫忆金闺故步。儒
秦末楚汉战争后期,项羽驻军垓下,刘邦率诸侯之兵包围了他,夜间汉军在楚军外边高唱楚歌,项羽认为汉军已全部占领楚地,于是突围而出,逃至乌江边,终于走投无路,自杀而死。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。冯待征《虞姬怨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