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诗词百科>韩翔

韩翔

【介绍】:

唐代诗人。字君平。邓州南阳(今属河南)人,郡望昌黎(今属河北)。生年不详。少负才名。天宝十三载(754)进士及第。十五载(756)寄诗哥舒翰谋求佐幕。乾元二年(759)寄居兖州。宝应元年(762)淄青节度使侯希逸辟为从事,授检校金部员外郎兼御史。永泰元年(765)从侯希逸归朝,闲居长安多年。约大历七年(772)起,辟汴宋节度使田神功幕从事。九年(774)复佐田神玉。十一年(776)归长安。后佐李忠臣、李勉于汴州。建中元年(780)以《寒食》诗得德宗亲点,擢驾部郎中、知制诰。官至中书舍人。卒于建中三年(782)后。相传与柳氏有悲欢离合之爱情经历,后许尧佐撰为《柳氏传》,盛传于世。工诗,与钱起李端郎士元等交往酬和甚密,为大历十才子较杰出者。大历三年(768)与钱起等饯送王缙,作《奉送王相公缙赴幽州巡边》诗,时称擅场。姚合极玄集》置栩诗于下卷之首(上卷首列王维)。论诗标举“诗兴”、“清新”,推崇陶渊明、谢灵运、谢朓等。多送别寄赠之作,间有题咏、酬和、乐府、纪行等。主要写对别者的慰勉之意,很少流露离别伤感之情,有些则表现报国立功情志或贫贱失意的哀伤。反映社会现实者极少,个别篇章对统治者的骄奢、权势有所讽谕。诗各体兼备。七古尤工,往往以杂言发端,以流畅纯熟的语言,刻画人物的豪迈情志。《送孙泼赴云中》、《和高平米参军思归作》等颇有盛唐气象。近体善于描绘清和明艳景象,摹写欢愉旷逸情怀,呈现柔艳之美,颇有佳句。李商隐受其影响。明胡震亨《唐音癸签》称:“君平高华之句,几夺右丞之席,无奈其使事堆垛堪憎。”清贺裳《载酒园诗话又编》称其诗“始修辞逞态,有风流自赏之意”,“姿韵虽增,风气亦渐降”,称翃为“柔艳之祖”。《题荐福寺衡岳禅师房》、《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》、《送高别驾归汴州》等为传世名作,《寒食》尤著名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四》著录《韩翃诗集》五卷,已散佚。明人辑为《韩君平诗集》八卷。《全唐文》存文十四篇;《全唐诗》存诗三卷,《全唐诗补编》补二首。事迹见《新唐书·卢纶传》附传、《唐才子传校笺》卷四。傅璇琮《唐代诗人丛考》有《韩栩事迹考实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文饶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德裕。

  • 风静夜潮满,城高寒气昏

    【介绍】:王昌龄《宿京江口期刘眘虚不至》诗句。京江,指长江流经江苏镇江市北的一段。二句通过对江城夜景的描绘,寄寓了自己久盼友人而不至的怅惘心情。夜潮满,暗喻心情的不平静。寒气昏,映衬失望暗淡的心境。

  • 大酺

    【介绍】:杜审言作。揣诗意,当作于天授元年(690)武则天改唐为周时,作者任职江阴。大酺即规模盛大的宴饮,此诗通过对大酺场面的渲染,揭示歌舞升平的宗旨,故立意平平。但诗中不乏写景佳句,“梅花落处疑残雪

  • 权德舆诗集

    霍旭东校点。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出版,为《陇右文献丛书》之一,12万字。本书以《四部丛刊》初编影印无锡孙氏小绿天所藏清嘉庆十一年(1806)大兴朱(珪)氏所刊《权载之文集》前十卷为底本,参校文

  • 漂杵

    (piāo chǔ)流血浮起舂杵。形容战场厮杀激烈。语出《书·武成》:“会于牧野,罔有敌于我师,前徒倒戈,攻于后以北,血流漂杵。”韦庄《辛丑年》:“九衢漂杵已成川,塞上黄云战马闲。”

  •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

    【介绍】:一作《送崔九》。裴迪作。崔九,即崔兴宗,排行九。南山,指终南山。这首诗是送人归隐的,因为同是喜好山林隐居的雅士幽人,所以裴迪在诗中叮嘱崔九,不要只是暂居山林,而应该长住下来,尽情领略丘壑之美

  • 李揆

    【生卒】:711—784【介绍】:字端卿,行五。郡望陇西成纪(今甘肃秦安),郑州(今属河南)人。开元二十九年(741)进士。乾元二年(759)拜相,后贬为袁州长史,再改刺歙州。为宰相元载所排,退居江淮

  • 王徽

    【生卒】:?—890【介绍】:唐代散文家。字昭文。京兆杜陵(今陕西西安东南)人。大中十一年(857)进士及第,已年过四十。释褐秘书省校书郎。乾符初,累迁司封郎中、长安令,充翰林学士。改职方郎中知制诰,

  • 田巴生

    见“田巴”。

  • 元白诗派

    诗歌流派。一称“新乐府运动”。该派兴起于中唐时期,主张诗歌要为君、为民、为时、为事而作,要直接干预政治。在创作上,继承《诗经》和汉乐府讽谕比兴传统,和杜甫反映现实、“即事名篇”的精神,大力从事新乐府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