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卒】:602—675【介绍】:唐代高僧。弘,一作宏,系清人板刻时避讳改。俗姓周。黄梅(今属湖北)人,一说浔阳(今江西九江)人。七岁随道信禅师出家,得其心传。定居于黄梅双峰东山寺,聚徒讲习,门人济济
相传汉代司马相如离蜀赴京都长安求仕,曾在成都北升仙桥桥柱上题字曰:“不乘驷马高车,不复过此桥!”见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。后因以“题桥”为咏立志建立功业,求取仕宦通达之典。杜荀鹤《遣怀》:“题桥每念
【介绍】:唐代辞赋家。何,又误作可。生卒年、籍贯不详。建中中官蓝田尉。能赋。《全唐文》存赋六篇,《全唐诗》存诗一首。事迹见《全唐诗》所附小传。
【生卒】:859—901【介绍】:唐代文学家。涣,误作焕。字文吉,一作群吉。并州太原(今属山西)人。少好文,十余岁已有诗名。大顺二年(891)进士及第。景福元年(892)授秘书省校书郎。辟山南西道节度
【介绍】:见诗人王建。
【生卒】:?~679【介绍】:安州安陆(今属湖北)人。为李白前妻许氏祖父。为人饶有器度,雅好艺文。进士出身。贞观中历司勋员外郎、考功郎中、给事中。高宗显庆时迁黄门侍郎、同中书门下三品,兼修国史。龙朔中
【介绍】:①(全)王昌龄作。当为咏史之作。借咏十六国时事以讽今之政事,沉郁慷慨,可叹可鉴。钟惺曰:“终古之感,伤心事后,垂戒事前。”又曰:“六句诗能深婉,则妙矣,悲壮者极难为工,惟少陵最长。此作近之。
虞延,东汉陈留人,字子大。虞延任细阳县令时,注重以恩德感化囚徒,每遇时令节日,即放囚犯回家团聚,约期返回,囚犯感悟,皆能应期而还。见《后汉书·虞延传》。李瀚《蒙求》:“虞延克期,盛吉垂泣。”
《礼记·儒行》:“丘少居鲁,衣逢掖之衣。”本指宽大的衣袖,后借指儒家之学。刘禹锡《游桃源一百韵》:“纷吾本孤贱,世业在逢掖。”
【介绍】:一作赵驿,或作赵骅,误。天宝四载(745)进士。《全唐诗》存其省试诗1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