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事件>广东天地会起义

广东天地会起义

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广东天地会众的反清武装斗争。天地会创始于康熙年间,本为民间秘密抗清结社,以“反清复明”为宗旨。天地会以建立山堂、结盟拜会等形式组织群众。该会因“以天为父、地为母、日为兄、月为姊妹”,故名天地会。其支派有小刀会、红钱会、哥老会等名称。会员主要是农民、手工业者、水手、船夫和游民等。太平天国起义后,广东天地会众纷起响应。1854年6月8日(咸丰四年五月十三日),天地会领袖何禄(广东顺德人)聚众起义,攻占东莞县城。7月5日(六月十一日)陈开在佛山誓师起义,分军进攻九十六乡。李文茂、陈显良等聚众数万在佛岭寺响应。义军在旬月之间连克顺德、肇庆、连平、鹤山、增城等数十州县,陈开、李文茂等率众乘胜环攻省城广州。两广总督叶名琛勾结英、美、法侵略者和纠集地主团练负隅顽抗,义军久攻不克,主动撤围,西进广西,于1855年9月(咸丰五年八月)占领浔州,建立大成国,建元“洪德”。李文茂称平靖王,陈开称平浔王,铸造“洪德通宝”。陈开等在广西浔州等地坚持斗争达七年之久。1861年8月(咸丰十一年七月)清军陷浔州,陈开被俘就义,大成国败亡。另一支天地会武装从广州北上江西,加入了太平军。陈显良部继续留在广东北江地区坚持斗争。何禄则率部由粤入湘,后被湘军镇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商汤灭夏

    商汤灭葛以后,又陆续灭掉了韦、顾、昆吾等夏的与国, “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”,控制了整个东方地区,于是在伊尹的辅佐下兴兵灭夏。这时,夏朝在桀的统治下正处于分崩离析的境地,外而诸侯叛离,内而民众反抗,广大

  • 隆武政权

    南明唐王政权。顺治二年(公元1645年)五月,弘光政权灭亡,同年闰六月,郑芝龙、黄道周等拥立唐王朱聿键即帝位于福州,建元隆武。郑芝龙把持朝政,无意抗清。与鲁王政权不但不能合作,反而关系恶化, 形同水火

  • 郡国制

    汉初地方行政组织。汉初刘邦错误地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,认为秦朝未封子弟为辅佐,故二世而亡。刘邦在铲除了异姓诸侯王之后,封了九个同姓诸侯王,形成了郡、国并存的形势。郡直隶中央政府,王国则由诸侯王统治,实

  • 大惕隐司

    辽北面朝官机构之一。太祖始置。掌皇族政教风化等事务。设惕隐(或译梯里己)总其事。其下有知惕隐司事、惕隐司事、惕隐都监等官。

  • 天津武备学堂

    见“北洋武备学堂”。

  • 围攻紫竹林

    义和团在天津抗击八国联军的战役之一。紫竹林原是天津城东南、海河西岸的一个小村落。第二次鸦片战争后,天津开为商埠,法国强划紫竹林为租界,其旁为英、美租界。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,德、日、俄亦在海河两岸强划租

  • 吴越归宋

    宋代后周,吴越钱氏震恐,乃屈节事宋,多方顺从。宋灭南唐之役,吴越奉命出兵夹击助战。开宝九年 (公元976年)二月,其主钱俶奉诏偕妻子入朝,赵匡胤谕其纳土,钱俶惶惧而返。太平兴国三年(公元978年)三月

  • 五军都督府

    官署名。洪武十三年(公元1380年),改大都督府为中、左、右、前、后五军都督府,每府置左、右都督、都督同知、都督佥事。分领全国卫所,掌兵籍和军政。但军队征调权属兵部。

  • 襄邑会战

    太和四年 (公元369年)桓温第三次北伐时与前燕在襄邑(今河南睢县内)进行的一场战争。参见“桓温北伐”。

  • 检籍

    南齐时对户籍的整顿。东晋、刘宋以来,许多富裕农民和庶族地主,常买通官府, 窜改户籍,以逃避赋役,致使国家编户数量减少,影响财政和力役来源。南齐立国后,大规模进行检籍,即检校户籍。政府以元嘉二十七年(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