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事件>辽阳保卫战

辽阳保卫战

甲午战争中,辽阳人民抗击日军,保卫家乡的战斗。辽阳是奉天的南大门,辽阳的安危,与整个奉天息息相关。驻扎在海城、岫岩的日军先后四次进犯辽阳,均遇到了民团武装的顽强抵抗。据《辽阳县志》记载,他们使用原始武器,“昼张旗帜,夜燃火把,出没往来,虚实并用”。1895年1月10日(光绪二十年十二月十五日), 日军侵犯棘楼堡子,团勇奋力迎击,打死日军七人,生擒一人。17日,日军再扰韩家岭,被徐珍所率团勇击退,并将潜家大岭夺回。日军于19日再犯韩家岭,被魁福率领的团勇击毙数十人,并“阵斩倭督队官一名”, “夺获器械衣帽等件”。28日,日军五百余人,进犯梨宝沟岭口,结果又被团勇打得大败而逃,团勇乘胜追击十余里。辽阳人民机智、顽强的抵抗、粉碎了日军“取奉天度岁”的狂妄叫嚣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魏(李密)

    隋末瓦岗军首领李密建立的政权。参见“瓦岗军起义”。

  • 赵盾弑君

    春秋时期晋国赵盾主谋杀死晋灵公的事件。赵盾自晋襄公时执掌国政。襄公去世,灵公幼年即位,长大后对握有大权的赵氏日渐不满, 曾派人行刺赵盾,未果。公元前607年,晋灵公又谋在宴席上设伏兵杀死赵盾,赵盾在部

  • 洪宪帝制

   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,建立中华民国,但革命果实却被中外反动势力的代表袁世凯所篡夺。野心家袁世凯并不满足于民国总统的地位,妄图君临天下,开创“袁家王朝”,在中国复辟帝制。袁登上总统宝座后,打击革命势力,建

  • 三巡江南

    隋炀帝一生先后三次巡行江南。大业元年(公元605年)三月,通济渠开通。八月,炀帝即乘龙舟首巡江都(今江苏扬州)。随行人员达一、二十万,各类船只达数千艘,首尾相接二百余里,挽船士达八万余人。骑兵夹岸护送

  • 外戚、宦官之争

    又称外戚、宦官之祸。东汉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。东汉自和帝后,皇帝都是幼年继位,由母后临朝,太后要借助于父兄处理政务,又要用宦官出宣诏命。皇帝长大后,为恢复权力,只有靠宦官发动政变,驱灭外戚,因此

  • 拒俄义勇队

    二十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建立的抗俄组织。1903年(光绪二十九年)沙俄拒绝按照《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》的规定从中国东北撤军,反而提出七项无理要求,企图置中国东北于沙俄殖民统治之下。消息传出,激起中国人民和

  • 马关新约

    见“马关条约”。

  • 明成祖亲征漠北

    元朝灭亡后,居于漠北的蒙古族分成三部:兀良哈部,鞑靼部,瓦剌部。这些部落的统治者之间经常发生战争,同时也不断骚扰明朝边境。建文四年(公元1402年),鞑靼部帅鬼力赤杀北元七传主坤帖木儿,自立为鞑靼可汗

  • 小站练兵

    小站,地名,又名新农镇,在天津东南七十里。1894年(光绪二十年)底,清政府接受李鸿章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汉纳根的建议,决定建立一支新式陆军,派长芦盐运使胡燏棻在小站招募训练,汉纳根任总教习。胡燏棻将招募

  • 金都迁汴

    贞祐和议后。成吉思汗暂时撤军北返,但中都(今北京)仍处在蒙古军威胁之下。加以北方汉、契丹等各族人民纷纷起义反金,金朝随时有覆灭的危险。贞祐三年(公元1214年)五月,宣宗遂不顾群臣和中都士民的劝阻与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