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兴小历
即《中兴小纪》。
即《中兴小纪》。
六卷。清严元照(1773-1817)撰。元照字修能,号九能(一作久能),浙江归安(今吴兴县)人,经学家。诸生。治经史务实学,熟于《尔雅》,为诂经精舍高材生,深得阮元、朱珪赏识。曾尽卖所有书,得钱二十六
五卷。明李中(1478-1542)撰。李中,字子庸,江西吉水人。正德九年(进士。官至总督南京粮储、都察院副都御使。谥庄介。此集为其门人罗洪先所编。李中居里名“谷平”,故学者称其“谷平先生”。此集共疏二
一卷。《文集》一卷。明陈束(约1501-1543年间在世)撰。陈束,字约之,号后冈,鄞县(今浙江宁波市郊)人。嘉靖八年(1529)进士。授礼部主事,官至河南提学副使。陈束,少聪慧。会稽侍部董玘重其才,
五卷。清孙奇逢(1585-1675)撰。奇逢字君泰,号钟元,又号复峰,容城人(今河北容城),前明万历庚子举人。此书乃入清后流寓河南管门山时所作。前有序言云,至苏门山始学易,年老才尽,偶据所得之见,撮其
一卷。清黄宗羲(1610-1695)撰。黄宗羲见《宋元学案》。全书成于康熙二年(1663),分“原君”、“原臣”、“原法”、“置相”、“学校”、“取士”、“建都”、“方镇”、“田制”、“兵制”、“财计
十卷。明蒲秉权(约1630前后在世)撰。蒲秉权,字度之,号平若,湖广永明(今湖南江永)人,生卒年未详。万历四十一年(1613)进士。任江西建昌令,举卓异,升吏科给事中,再起为两宁兵备道,转肃州副使。著
一卷。元郭翼(?-1364)撰。郭翼字羲仲,自号东郭生,又称迁善先生,昆山(今江苏昆山)人。以东郭先生故事名其斋曰“雪履斋”。曾献策张士诚不用,归耕娄上。后得训导官,偃蹇而终。朱珪《名迹录》载,苏州知
四十二卷。清钦天监撰。以德国人戴进贤(1680-1746)为主笔。清初汤若望有《西洋新法历书》,其中多有隐晦难晓之处,且图表不合。康熙五十三年(1714)清政府组织钦天监内外人员重修其书,1722年完
六卷。清张沐(详见《周易疏略》)撰。《书经疏略》一书,从《尚书正义》本将书序分冠诸篇;又据古本把书序合为一篇,列于卷首。其次第则与孔安国传及郑玄所注百篇之序俱互有异同。其经文疏语,大多沿袭蔡沈集传之说
一卷。宋米芾撰。米芾生平,《画史》已著录。是书皆记宋之士大夫所藏晋唐墨迹。唐有宝章阁,专贮法书,米氏因此取是书名。米氏为此自序云:“本朝太宗混一,伪邦、国书皆聚,然士民之间尚或藏者。既非宝鉴,皆以世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