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五经通义

五经通义

一卷。题缺名。据《隋志》载《五经通义》八卷,无撰人名氏。《唐志》有《五经通义》九卷,题刘向撰。后汉曹褒又有《通义》十二篇。尚未能确考。此本共十七条,文多不全,大概是由辑集而成,只是不注明出处,见于群书所引有:“郑国有溱洧之水”条,见《初学记》;“玉有五德”条,见《初学记》、《御览》;“月中有兔与蟾蜍”条,见《类聚》、《初学记》和《御览》;“冬至寝兵鼓”条,见《通典》、《书抄》;“连下夏至”条,而文不全;“冬至阳动于下”条,见《类聚》、《御览》;“寒气凝为霜”条,见《通典》,而文不全;“东夷之乐”条,见《通典》、《御览》和《初学记》而文不全;“受命而王者”条,见《类聚》、《初学记》和《御览》;《“者所以祭天地何”条,见《类聚》、《御览》;“王者诸侯”条,见《御览》而文略异;“诸侯不得观四方”条,见《类聚》。只有“舞四夷之乐”条、“吴公卿奏曰”条、“汤作濩”条、“王者受命而起”条,不知所本。此书元陶宗仪《说郛》本收录。

① 一卷。清宋翔凤(1776-1860)辑。翔凤字于庭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经学家,常州学派有名的学者。庄述祖之甥。嘉庆庚申(1801)举人,官湖南新宁县知县。翔凤治经学,“志在西汉家法,微言大义”(《清史稿·宋翔凤传》)。撰《论语说义》十卷,以为《论语》乃孔子言“性与天道”的“微言”所在。其著作另有《论语郑注》十卷,《孟子赵注补正》六卷,《孟子刘熙注》一卷,《小尔雅训纂》六卷,《过庭录》十六卷,《朴学斋文录》四卷,《忆山堂诗录》八卷等。《五经通义》一书,《隋志》著录八卷,不题撰人名氏。翔凤辑录此书,从《隋志》。所辑诸条,除“八风者八卦之气”、“土冢树槐”两条,其余都不注出处,此宋本不及洪本处。其中“天子有天下大号”、“妇人无爵故无谥”、“古者天子至于土”、“功成作乐”、“礼乐者所以象德”、“受命而王者”、“黄帝乐所以为咸池”、“王者之乐有先后者”诸条,皆洪辑本所无。其他文字小异之处尚多。如“土冢树槐”一条,洪本多出“诸侯冢树柏”五字,“震与霆皆霹雳也”一条,洪本多出“电谓之雷光也”六字。有《浮溪精舍丛书》本。② 一卷。清马国翰(1794-1857)辑。国翰字词溪,号竹吾,山东历城(今济南)人,经学家和辑佚家。道光壬辰(1832)进士,官至陇州(今陕西陇县)知州。所至收罗古籍,积书至五万七千余卷。长于辑佚,所辑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七百零八卷,收佚书五百九十四种。或谓此丛书系清代辑佚家章宗源(1752-1800)未完之稿,国翰改序付雕,可备一说。国翰生平著述颇多,有《古文尚书音》一卷,《毛诗草虫经》一卷,《夏小正诗》十二卷,《春秋开田记》一卷,《古论语》六卷,《论语隐义注》一卷,《圣证论》一卷,《玉函山房目耕帖》三十一卷,《玉函山房辑佚书经论三百五十种》,《玉函山房辑佚书史论》,《唐韩鄂四时纂要》一卷,《范子计然》三卷,《月令七十二候诗》四卷,《神农书》一卷,《玉函山房文集》五卷,《续集》五卷,《玉函山房诗钞》八卷等。《五经通义》一书,元末明初陶宗仪《说郛》始有辑本问世。其采《初学记》、《艺文类聚》、《通典》、《太平御览》诸书所引,皆不明标刘向姓名。国翰辑此书,依《两唐志》,题汉刘向撰。卷首有国翰《序》一篇,谓后汉曹褒“作《通义》十二篇”(《后汉书·曹褒传》),《隋志》及《两唐志》俱不著录。朱彝尊《经义考》认为《五经通义》所载谶纬之说为曹褒撰,除此之外为刘向撰,颇具眼力,然不如依《唐志》为有据。有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说文假借义证

    二十八卷。清朱珔(1770-1852)撰。朱珔,字玉存,号兰友,又号兰坡,泾县(今属安徽)人。嘉庆七年(1802)进士,改庶吉士,官至赞善。著作尚有《文选集释》等。朱氏认为经典与《说文》文字异同之故,

  • 异同韵辨

    五卷。清王筹撰。筹字鹤山,山东安丘县人。筹以为历代韵本繁略失当,意见分歧,初学者往往平仄不辨,作诗易至失占,作赋必多出韵,因以今韵为本,折衷于《康熙字典》、《佩文韵府》等书,撰为是编。就韵中可以通用、

  • 圭美堂集

    二十六卷。清徐用锡(1657-?)撰。徐用锡,江苏宿迁人,字坛长,号昼堂(一作画堂)。康熙四十八年(1709)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。不久告老归里。其学以李光地为宗。本集有诗十卷,文十六卷。是其族子徐铎和

  • 五杂俎

    十六卷。明代谢肇淛撰。谢肇淛字在杭,福建长乐(今属福建东部)人。万历进士,官至工部郎中,以广西右布政使终,为知名的藏书家与作家。此书是笔记,以类相从,分为天、地、人、物、事五部。主要记载明代的政治、经

  • 读左札记

    一卷。刘师培撰。刘师培的曾祖父刘文淇曾掇拾贾逵、服虔、郑玄三家旧注,进行疏通证明,广征博引,上采刘歆、许慎等人的师说,近采顾炎武、惠栋、焦循、洪亮吉等人的遗编,以自己的观点进行评断,成《左传旧注疏证》

  • 皆春园集

    四卷。明陈完(约1621年前后在世)撰。陈完,字名甫,号海沙,江苏南通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三十四年(1606年)举人。著有《皆春园集》。是集为陈完自编。凡四卷。其诗多恬适敷畅,而不见性情。与黄省曾《五岳

  • 仕学全书

    三十五卷。明鲁论撰。鲁论,字孔壁,号西麓,江西新城人。天启中以贡生授颍州(今属安徽)州同,官至福州府同知。著有《四书通义》,已著录。本书原名《闻见录》。主要记述明代官制,以及中央和地方各级官署之职掌、

  • 西畴常言

    也称《西畴老人常言》,一卷。宋何坦(生卒年不详)撰。何坦,旴江(在今江西境内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分讲学、律己、应世、明道、莅官、原治、评古、用人、正弊九门,各门之下分条记事,间加评论。《四库全书总

  • 考古原始

    六卷。清王文清(见《考古略》)撰。明嘉靖年间赵钱曾编撰《古今原始》十四卷。以历代帝王编年纪载,分别记录其事之自始。王文清认为赵釴的《古今原始》自天皇氏至阴康氏荒渺无稽。将此删削,然后依据《圣经》确定为

  • 古今禅藻集

    二十八卷。明释正勉、性通同编。其收集编辑则是释普文。普文,字理庵,正勉,字道可,均嘉兴(今属浙江嘉兴市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性通,字蕴辉,应天(今属河南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是集凡二十八卷,所收录都是释家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