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人境庐诗草

人境庐诗草

十一卷。《卷末》一卷。清黄遵宪(1848-1905)撰。遵宪字公度,另号人境庐主人,东海公等。嘉应(今广东梅州)人。其父黄鸿藻为咸丰六年(1856)举人,官累户部主事,广西思恩知府。黄遵宪同治六年(1867)中秀才,十一年拔贡。光绪二年(1876)应顺天乡试中举。同年聘为驻日使馆参赞,次年赴任。受日维新思想影响。光绪八年(1882)调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。光绪十五年(1889)任驻英使馆参赞。光绪十七年(1896)调任驻新加坡总领事。甲午战争后,奉调回国,加入强学会。光绪二十二年(1896)向光绪皇帝面陈变法之见。改任湖南长宝盐法道员,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。与梁启超、谭嗣同等创办时务学堂、《湘学报》、南学会、湖南不缠足会。戊戌变法后,因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帮助,仅以身免,被革职放还原籍。后以著述,办学终生。遵宪为诗主张革新,认为:“仆尝以为诗之外有事,诗之中有人;今之世异于古,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?”(《〈人境庐诗草〉自序》。提出“我手写我口”的诗界革命口号。梁启超称:“近世诗人,能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者,当推黄公度。”(《饮冰室诗话》)著有《日本杂事诗》、《日本国志》等。是书内容以年为序。卷一为同治四年至十二年,录诗七十二首;卷二为同治十二年至光绪三年录诗五十五首,卷三为光绪三年至七年,录诗四十八首;卷四为光绪八年至十一年,录诗三十二首;卷五为光绪十一年至十五年,录诗二十七首;卷六为光绪十六年至十七年,录诗六十九首;卷七为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三年,录诗五十七首;卷九为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,录诗一百三十六首;卷十为光绪二十六年,录诗七十六首;卷十一为光绪二十七年至三十年,录诗十九首。卷末录原跋及诗话(上、下)。在诗作中一则表现他的变法维新思想,一则表现他的纯熟创作技巧。是书传世之本有日本国明治四十四年(1911)铅印本,一九三一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。另有一九三六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钱萼孙笺注之“笺注本”,有古典文字出版社1957年本。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瓶花斋杂录

    一卷。明袁宏道(1568-1610)撰。袁宏道,字中郎,号石公,湖广公安(今属湖北)人。万历进士,历任吴县知县、国子助教、礼部主事、吏部郎中等职。与其兄宗道、弟中道并称“三袁”,同为“公安派”创始人。

  • 春秋三传纂凡表

    四卷。清卢轩撰。卢轩字素功,一字六以,号日堂,浙江海宁人。康熙四十八年(1709)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、国子监司业,著有《日堂文钞》等。此书将“三传”中论及《春秋》书法之处江集列表,经文直书,传文横书,

  • 绥宁县志

    四十卷,首一卷,清方传质修,龚琴纂。方传质,字子彬,安徽桐城人,同治四年(1865)任绥宁县知县。龚琴字书舫,邑人,博学能文之士。按绥宁县志,创修于明嘉靖邑令高应冕,续修于万历邑令秦任文。清康熙、乾隆

  • 篇海类编

    二十卷。旧本题明宋濂(1310-1381)撰,屠隆(1542-1605)订正。宋濂字景濂,号潜溪,浦江(今属浙江)人。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,著述甚多,有《宋学士文集》。屠隆字长卿、纬真,号赤水、鸿苞居士

  • 五经圭约

    明蒋鸣玉(生卒年不详)撰。鸣玉字楚珍,号中完,金坛(今江苏金坛)人。崇祯十年进士,官台州府推官。他于四书五经皆有讲义,解四书者名《舌存》,解五经者名《圭约》,取如土圭测日影,至约而赅之意。初每经皆分总

  • 郴江百咏

    一卷。宋阮阅(约1139年前后在世)撰。阮阅字闳休,舒城(今安徽庐江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宣和中,知郴州。建炎初(1127),以中奉大夫知袁州。著有《松菊集》,今佚不传。《郴江百咏》则其知郴州时所作。其

  • 孝经章句

    一卷。撰人佚。清马国翰(详见《孝经雌雄图》)编辑。是书《隋唐志》均不载。今辑本凡三十四条,均辑自《开元占经》。是书大旨言五星及列宿占验事,属纬谶类。是书所引虽只是断锦零纨,足资研究者也不少。如云“东壁

  • 珂雪诗

    不分卷。清曹贞吉(约1678年前后在世)撰。曹贞吉,字升六,号实庵,山东安邱人,生卒年皆不详。康熙三年(1664年)进士,官礼部郎中。曹贞吉为人,笃于师友,耿介自许,受时人尊重。曾从施闰章游,施闰章死

  • 乾坤体义

    二卷。明利玛窦(1552-1610)撰。利玛窦意大利人,明末来中国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。万历十年(1582)来中国,初在广东肇庆传教,万历二十九年到北京,进呈自鸣钟等物,与士大夫徐光启、李之藻、周子愚

  • 仪卫轩文集

    十二卷。《外集》一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《诗集》五卷。《遗书》三卷。清方东树(1772-1851)撰。方东树,字植之,安徽桐城人。主治经史。受学于姚鼐,为桐城派作家,以反汉学为旗帜,极力宣扬程朱理学。曾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