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删补孟子约说

删补孟子约说

二卷。清孙肇兴撰。是书于《孟子》一字一句,务必得其着落。如首章“曰孟子见,可知非梁王能致之也。曰叟,尊之也;正远之也,不远千里。所谓前王,非王前也。有以利直是下王曰何以利。说话曰:吾便不知有大夫等已教以遗之后之矣,何必直是不可言,非不必言。王字便有下大夫等在。有仁义者,仁义为王心所固有,为吾国皆有。更洗却上有以,印合下未有各有字。亦者见利实浸人,仁义终在,利吾家者,直从王曰始。各何以便上下交征,弑夺即在交征内,非但形容国危。既曰交征,又曰必千乘等,正见上倡利,毕竟受亏还在上。仁义须从王来,括尽大夫等。遗只是不亲亲,后只是不急君,正不到弑夺处,两未有从弑夺拈来,作形勘指点语意。”如此读法,可见古人立言,一字必经苦心斟酌而出,不肯苟下。其他章均如此。书中如“得行道”等章,说理精奥,讲章数千百语,越解越纷乱,此以一二语拈出,便已显豁。卷首署门人王度传以渐杭齐苏订正,无序跋,也无付梓年月。是书有康熙间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童子问

    三卷。宋欧阳修撰。欧阳修(1007-1072)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年又号六一居士,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四岁丧父,刻苦自学,宋仁宗天圣八年(1030)进士及第,晚年历任枢密副使、参知政事等职,谥文忠。

  • 草堂诗话

    二卷。宋蔡梦弼撰。蔡梦弼,建安(今福建建瓯)人,字号生卒年不详。履迹亦不可考。曾著《杜工部草堂诗笺》,但已久佚。是诗话皆论杜甫之诗。因草堂为杜甫客蜀时所居,因以名集。书凡二百余条。皆采自宋人诗话、语录

  • 啸雪庵诗集

    四卷。清吴绡(公元1695年前后在世)撰。吴绡,字素公,又字片霞,号冰仙。江苏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,吴水苍之女,常熟许瑶之妻。许瑶,字文玉,顺治九年(1652)进士,官至关内参议道。明末清初画家、诗人

  • 读说文记

    一卷。清许梿(1878-1862)撰。许梿字叔夏,号珊林,海宁(今属浙江)人。道光十三年(1833)进士,官江苏徐州府知府,权粮储道。许氏尝拟纂《说文解字统笺》,未成。此编乃是平日读书写在《说文》原本

  • 余师录

    四卷。宋王正德撰。王正德其字号、籍贯、仕履及生卒年已均不可考。著有《余师集》共四卷。书前有王正德自序,称成书于绍熙四年(1193)。书中辑前人评论诗文之语,上自北齐下迄于宋,然编次体例并不以时代为序。

  • 文始真经

    见《关尹子》。

  • 秀山县志

    十四卷首一卷,清王寿松纂修。王寿松,曾任秀山县知县。秀山县有志始于兹篇。《秀山县志》光绪十八年(1892)刻本,共十四卷首一卷,分为:卷一,地志第一(表一、图四)。卷二,地志第一之二。卷三,官师志第二

  • 渔父词集句

    二卷。宋释少嵩撰。生卒年不详。释少嵩字亚愚。其序曰:“嘉定五年(1212年),予年十九。其秋自穆湖买船由鄱阳九江之巴河,往来凡数月。每遇景感怀,因集句作渔父词以自适。”所集不甚工,此集有《永乐大典》本

  • 经义知新记

    一卷。清汪中(1744一1794)撰。汪中字容甫,江苏江都(今扬州市)人,经学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,诸生。七岁而孤,家贫不能上学,母亲邹氏授以小学、四子书。稍长,入书店当学徒,因此遍读经史百家,于是成为

  • 因宜堂法帖

    八卷。清姚学经辑。姚学经所刻《唐宋八大家法帖》、《晚香堂苏帖》、《白云居米帖》,多收伪书。此《因宜堂法帖》是伪书较少者。其第一卷为夏、商、周古篆。第二卷为秦、汉诏玺。第三卷为魏、晋、六朝书。第四卷为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