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南行诗草

南行诗草

富察敦崇(生卒年不详)撰。富察敦崇,满族。此集为北京文德堂宣统三年(1911)刻本。前有作者《自序》。据《自序》称,:“从宣统二年春,往直隶、江宁、察哈、保定、顺德、武昌、汉阳、苏州、上海调查军政、防务、学堂、工业等等。”所到之处多有诗作。共录诗约九十首。在各诗之下,皆注写作时间,并于诗后注明所及人物、典故、古迹等。如其《莲池书院吊崇文先生诗》,有“岂知天地否”之句,即指庚子之乱,崇绮子葆初全家殉难。《孝陵怀古诗》注载“诗作于宣统二年十月,施兆霖自称为方孝孺后裔,呈请复姓归宗,得旨依议。”亦有一定史料价值。其诗多为题咏酬赠之作。“公务之余,遍览山水,所到之处,各拈小诗记之,以志鸿爪。”(《自序》)故成就不高,亦未以诗名闻。有文德斋刊本存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六书长笺

    七卷。明赵宦光撰。参见《说文长笺》。此书与《说文长笺》合刻,本为一书。以许氏叙内释六书之义者分为前六卷之首,以下备列班固、卫恒、贾公彦、徐锴、张有、郑樵、戴侗、杨桓、刘秦、余谦、周伯琦、赵古则、王应电

  • 东巡金石录

    八卷。清崔应阶、梁鸿翥同撰。其书为乾隆六次东巡,御制碑文、题咏、勒石专集。首列编目,1-6卷,依十二年(1748)、十六年(1751)、二十一年(1756)、二十二年(1757)、二十七年(1762)

  • 四书讲义参真

    十九卷。清党瀛编辑。党瀛,字海峰,陕西武功(今陕西武功)人。是书首有钱宝琛、凌泰封、张祖基三序,《论语》十卷、《大学》一卷、《中庸》一卷、《孟子》七卷。大旨遵《朱子章句集注》,集诸儒异同,间或也自抒所

  • 史尚书行述

    一卷。附一卷。清史丙荣等撰。丙荣字桂材,江苏江都人,道光十八年(1838年)进士,官至亳州知州。此书记其父史致俨事迹。致俨字容庄,号望之,嘉庆四年(1799年)进士,官至刑部尚书。书中所述大率赞誉致俨

  • 严陵集

    九卷。宋董编。董集,东平(今山东)人,官严州知州,绍兴时人,生卒年不详。此集为严州历代诗文之辑。为上起六朝之谢灵运,迄于南宋之初。前五卷皆为诗,第六卷诗后附赋二篇,七至九卷则为碑铭、题记、等杂文。所录

  • 论语沈氏说

    沈峭撰。清马国翰编辑。沈峭生平不详。史志也未载其书。皇疏仅引一节。马序中云:“梁有沈峻,字士岂。吴兴武康人。史称其好学,与舅太史叔明师事宗人沈驎士门下。驎士卒,乃出都。遍游讲肆,博通五经,江左经师唯峻

  • 申鉴拾补

    一卷。清卢文弨撰。是书为群书拾补之第二十四种。此用程荣本《申鉴》、及何允中本、黄省曾注本,参互校订。摘其讹说,其后汉荀悦传所载异同,黄注已引用之,故此不再一一具列。其间有以意校者,有用《北堂书钞》改正

  • 崇德堂集

    八卷。清王植(见《四书参注》条。)撰。王植学重敦励名节,而事事有益于社会人生。此集为王植自编。集中所载,多为作者为官时的案牍之文。虽然都是案牍一类公文,但亦足见其为人之道。不过,其考论经籍,则好为主观

  • 书蔡传附释

    一卷。清丁晏撰。乾隆中叶以后,清代学者普遍重汉学而轻宋学,对于南宋蔡沈的《书集传》十分冷落,不过不少学者仍袭用蔡沈之语而不自知。此书则对于蔡沈的《书集传》中解释较好者,全部标了出来,比如《舜典》,今文

  • 敦艮吉斋诗存

    二卷。《文存》四卷。清徐子芩(?-约1876)撰。附《劫余小录》一卷。徐元叔撰。徐子芩,字西叔,号易甫,一号毅甫,晚号龙泉老牧。安徽合肥人。道光举人。不求官,耕牧山中,以“狂人文士”居。《敦艮吉斋诗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