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合订禹贡山海经图注

合订禹贡山海经图注

不分卷。清方之巩撰。方之巩为临湘(今属湖南省)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关于《山海经》,有人认为是禹、益所著,也有人认为是后人伪撰,方之巩在其自序中则说:“余读其书,记山川,则东西南北,确凿可据;论物产,则厥贡厥篚。每每资取,始知此书与《禹贡》互相发明。”于是方之巩就取五藏经之首,冠以《禹贡》曰:“此某州之境。”在每段之下,也解释说:“此即《禹贡》某水某山。”在《禹贡》九州之首,也冠以《山海经》曰:“此地某山经首次之山”。各段之下,也解释说:“此山经某水某山。”对于《海内经》、《海外经》、《大荒经》诸经,皆不无可疑之处,方氏单独择出,逐一详考,使学者知道《山海经》十八篇未必都是禹、益所著,也不一定都为后人伪撰。本书专取《山海经》一书以证《禹贡》,虽有所局限,远不及胡渭《禹贡锥指》精博,但也多有所获,可以补胡氏之不足。本书为旧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皋文集

    十三卷。附录一卷。明陆渊之撰。陆渊之,字克深,号东皋,上虞(今浙江上虞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明成化二年(1466)进士,改庶吉士,擢礼部主事,进员外郎。弘治四年(1491)迁河南右布政使。著有《东皋文集

  • 兰芷零香录

    三卷。题“蓬道人戏编”,据考,作者为杨恩寿。杨恩寿(1834-1891)字鹤俦,号鹏海、蓬道人,湖南长沙人,晚清戏曲家,著有传奇集《坦园六种曲》,戏曲论著《词余丛话》、《续词余丛话》等。该书为笔记,所

  • 读说文序表记

    一卷。清姚凯元撰。姚氏生平参见《说文问疏证》。是书专记两徐《说文》序表之异同。序指许慎之前后序,表指许冲所上表。记其在二徐本中的异同,以之互订,是有必要的。然姚氏此书,收录颇不完备,无所创获,不过是附

  • 小学类

    周代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,十五岁入大学。小学教授六艺,故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都称为“小学”。汉代始以“小学”为文字训诂学的专称,隋唐以后,小学类的书籍分为文字、音韵、训诂三支。也有人将金石刻文、书法书

  • 清太宗圣训底稿残本

    十六册。不著撰人名氏。太宗圣训创修于顺治,重修于康熙十年至二十六年修成,但未刊行。至乾隆四年始诏刊行,该底稿残卷十六册,其标题亦与刻本不同,如宥过、戒饬、明罚、武功、尊儒、明决、恩泽、圣德、约信、定制

  • 天机素书

    四卷。唐邱廷翰(生卒年不详)撰。邱延翰,字翼之,闻喜(今属山西省)人。撰有《玉函经》一卷、《黄囊大卦诀》一卷、《天机素书》四卷。《天机素书》,简称《天机书》。《四库提要》称《通志·艺文略》著录邱延翰所

  • 四书典林

    三十卷。清江永(1681-1762)撰。江永字慎修,安徽婺源人。清经学家,著有《周礼疑义举要》、《礼书纲目》八十五卷等。是书前有窦容恂、吴华孙序、江永自序及凡例,凡例后又有门人汪世望等及其子江逢圣、江

  • 四书识遗

    二卷。清程大中撰。程大中有《四书逸笺》,四库已著录。是书即《四书逸笺》的初名。大中所作别录凡十种,《四书识遗》为其中之一。所引诸说,大抵散见他书,旁搜而得。因非解经之正,故入别录。后改题名为《逸笺》,

  • 罗田王氏校印乡哲遗书

    六种,十卷。清王葆心(1864-1944)编。王葆心,字季芗,别号晦堂,湖北罗田人。光绪年间举人。历任礼学馆纂修、学部主事、礼部郎中等。民国时任北京图书馆总纂、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等职。著作有《古文辞通

  • 武进谢氏丛书

    十七种,五十二卷。清谢兰生撰辑。谢兰生字原庵,武进(今属江苏省)人,曾任浙江临安知县。武进谢氏为江南名族,宋元以后,多有知名之士。谢兰生乃汇辑元代谢应芳、清乾嘉之际谢珍,及自己著作,编成谢氏丛书。谢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