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太清楼帖摹本

太清楼帖摹本

十卷。明陈钜昌(生卒年不详)重刻。陈钜昌,生平不详,可见《红绶轩帖》。据董其昌之题语,可知《太清楼帖》为宋徽宗大观年间,龙大渊等人检内府所藏晋唐墨迹,重加摹刻而成,其金石之工,较于淳化刻帖为胜,但传世日久,逐渐散佚,仅存断章残卷;后王元美购得五卷,后补一卷,董氏又补上首卷,余下的第三、六、九卷,则为陈钜昌遍访江南后从江阴夏茂卿摹得,始成十卷之完帙。《太清楼帖》或出于内府真迹或出于淳化阁帖重刻,历来见解不一,但据无遗山诗,《太清楼帖》出于万历时《长沙帖》,已无异议。陈氏重摹本,独存《太清楼帖》的本来样式,而且有董其昌题语,颇具价值。但近世所传陈氏摹本,帖肆往往为了冒充宋本,而任意割弃董氏题语,使得传本面貌迥异,十分可惜。有明吴县陈氏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今图书汇编

    见《钦定古今图书集成》。

  • 痊骥通玄经

    见《司牧马经痊骥通元论》。

  • 辖圜窝杂著

    一卷。明唐枢(详见《宋学商求》条)撰。此编亦是唐枢所著讲学之杂文。其以辖圜名窝者,杭州唐禹在序中称:“天非圜无以职覆,人非心无以辖圜。”此编大概专言心学者也。其主要观点来源于王守仁的心学,但未能得其根

  • 筹洋刍议

    一卷。薛福成(1838-1894)撰。薛福成,字叔耘,号庸盦,江苏无锡人。同治六年(1867),副贡生,入两江总督曾国藩幕府,以劳绩历保选用同知。后随李鸿章办洋务。光绪十年(1884),授浙江宁绍台道

  • 集程朱格物法

    一卷。清代王澍(1668-1743)撰。作者针对陆(九渊)王(守仁)学说中“格物者为格去物欲,还虚明之本体”的观点,摘取程朱学说中的关于“致知格物”的重要论述加以驳斥,旨在批驳陆王学说。

  • 周官礼干氏注

    一卷。晋干宝撰,清马国翰辑佚。干氏注本与郑(玄)注本偶有相异之处,如“挟日”作“币日”,“有握”作“有幄”,“胸鸣”作“骨鸣”等,盖干氏参用贾(逵)马(融)之本,非全依郑本。此外,干氏还将《周礼》六十

  • 春秋经传集解

    三十卷。杜预(222-284)撰。杜预字元凯,京兆杜陵(今西安市东南)人,西晋著名经学家和重要将领,宣帝司马懿之婿。杜预博学多通,泰始中为河南尹,秦州刺史。迁度支尚书,“在内七年,损益万机,不可胜数,

  • 余言

    二卷 明徐三重撰。徐三重,生卒年不详。松江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,字伯同,万历五年(1577年)举进士,官刑部主事,三年后,因病辞官回乡,居家四十余年。三重自幼好学,嘉言懿行,乡里人皆奉为楷模,其著作有

  • 郑和下西洋考

    无卷数。法国人伯希和(P.Pel1iot)撰,此书将郑和下西洋的时间,所历之地及他的部下费信等所著书籍版本、文字等进行考证。郑和在永乐三年(1405年)至宣德八年(1433年)二十八年间,先后七次奉命

  • 漱玉堂三种

    清孙郁撰。孙郁,生卒年不详,字雪崖,号苏门啸侣,河北魏博(今河北大名县)人。此书为《绣帏灯》(二卷)、《双鱼佩》(二卷)、《天宝曲史》(二卷)、三种传奇之总称。其故事均取材于历史传说或据他人作品改编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