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师竹斋吟草甲集

师竹斋吟草甲集

三卷。清赵晋臣(?-1928)撰。赵晋臣,字乃唐,奉天怀德(今吉林公主岭市)人。光绪戊子(1888)年举人,官至礼部郎中。辛亥革命后,弃官归里,隐居田园,虽屡有征聘,皆坚辞不就。赵晋臣家学渊源,其父赵鉴清有《耕礼堂家训》之作,自幼受诗礼之教,以圣贤自期。他对辛亥革命持反对态度,甘愿以亡清遗老自居。卷一作于1988年至1910年,是中举后任官时期的作品;卷二是1911年至1912年辛亥革命前后的感时记事之作;卷三为故友间赠答酬唱的诗章。其中的《夷齐庙》写道:“八百诸侯争劝进,闻言曾否忆从龙。”,“清到蕨薇犹耻食,宁甘忍死作殷顽”,他以伯夷、叔齐自况,表现了他不与新生的民国政权合作的顽固思想。《辛亥十月四日夜大风雪》四首五律、《读退政诏有感》、《都中军变》等七律,均写国运将倾、清帝逊位之感,皆是为清朝灭亡所唱的挽歌,反映了对大厦已倾的悲怆的感情,如《辛亥十月四日夜大风雪》中有句云:“蓦地风兼雪,凝寒指颐间,惊闻且过鸟,号冻纥干山。”“嘶声骄牧马,冻羽锻盘雕。玉碎龙酣斗,林深虎骤哮。”《杨花早春》、《清明上冢遇雪》等绝句则反映了一个隐居之士的闲情逸致。赵晋臣生前曾写定诗十二卷,但未付梓。现三卷诗有1912年排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续刻直隶霍州志

    二卷。清杨立旭修,白天章纂。杨立旭字晓潭,广西马平县人,道光二十年(1840)优贡,二十九年(1849)举人,咸丰四年(1854),授阳高县,同治四年(1865),保升霍州直隶州,九年(1870)署任

  • 西庵集

    九卷。明孙蕡(1338-1393)撰。孙,字仲衍,广东南海人。洪武三年(1370)举于乡,旋登进士。授工部织染局使,迁虹县(今安徽泗县)主簿。召入为翰林院典籍。出为山东平原主簿,坐累逮系。旋释之,规为

  • 周易精蕴汇解

    十八卷。清谭爱莲撰。爱莲字净方,新化(今湖南新化县)人,乾隆岁贡生,邃于经学,尤精于《易》。此书对象数义理的论述颇为详尽,取采众家之说也能得其精要处。此稿撰成后,颇得乾嘉诸儒推许。全书为赵体密行细字,

  • 经学质疑

    四十卷。清狄子奇撰。子奇字叔颖,江苏溧阳(今江苏溧阳)人。是书分《论语质疑》二十卷,《中庸质疑》四卷,《大学质疑》二卷,《孟子质疑》十四卷。卷首有陈銮、朱洊二序,有总例。其书对《朱子集注章句》无可疑者

  • 南皮县志

    ①八卷,首一卷。清马士琼修,吴维哲等编,汤淳等纂定。马士琼,字书湖,四川西充人,曾任南皮县知县。吴维哲,字竣之,号茹庵,南皮县人,曾任汝阳县知县。汤淳,字润生,号似庵,南皮县人,顺治进士。南皮县志于明

  • 春秋左氏古义辑说长编残本

    三卷。清王绳生撰。绳生里贯、生平事迹不详。该书已经残缺,今仅存第一卷至第三卷,所释仅限于隐公。体例大体上先录《左传》原文,而以杜预《春秋经传集解》、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音义附注于下。然后掇拾周秦以来各家

  • 陆宣公翰苑集注

    二十四卷。清张佩芳(生卒年不详。)撰。张佩芳字菘圃,一字荪圃,平定(今山西平定)人,进士出身。好学深思,对经史学功力尤深。为注笃嗜不倦,引繁博考,取材宏赡。著有《陆宣公翰苑集注》。此集凡二十四卷,卷一

  • 息庐诗

    一卷。清陶尔穟(约1692年前后在世)撰。陶尔穟,字颖儒。青浦(今上海市青浦县。一作华亭)人。康熙进士,官葭州知州,工诗词。本集前有曹溶序,称其为人巧极,天工错。颜光敏序,称其七古似青莲、长吉,近体不

  • 通鉴纲目前编

    ①二十五卷。明南轩撰。轩字叔后,渭南(今属陕西)人。嘉靖进士。历任翰林院庶吉士,吏部文选司郎中,终山东参议,人称渭上先生。著有《通鉴纲目前编》、《关中文献志》。该书以金履祥《通鉴前编》、陈柽《通鉴前编

  • 金文通集

    二十卷。清金之俊(1593-1670)撰。字彦章,一字岂凡,号息斋。吴江(今属江苏)人。万历四十七年(1619)进士,官至兵部右侍郎。入清,历任太子太保、兵部尚书、都察院左都御使、中和殿大学士等。康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