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仁品二集
无卷数。明李长科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长科,字小有,兴化(今属江苏省扬州市)人。生平事迹未详。此书阐明佛家戒杀之说,并杂举故实以说明因果报应,书名题为二集,当还有初集。而《四库》馆臣所用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只有二集,初集未曾见。有明刻本。
无卷数。明李长科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长科,字小有,兴化(今属江苏省扬州市)人。生平事迹未详。此书阐明佛家戒杀之说,并杂举故实以说明因果报应,书名题为二集,当还有初集。而《四库》馆臣所用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只有二集,初集未曾见。有明刻本。
①四十卷。清张云璈、毛梦兰纂修。张云璈,钱塘(今杭州)人,曾任湘潭县知县。毛梦兰,甘泉人,曾任湘潭县知县。《湘潭县志》嘉庆二十三年(1818)刻本,共四十卷。分为二十二门。卷一,图考、星野。卷二,疆域
见《武王伐纣平话》。
七卷。清牛运震(详见《论语随笔》)撰。运震著有《诗志》,以寻常论诗之法论三百篇。是书又以寻常论文之法论《孟子》。孟子生于战国,欲引当时的君道,势必因机而导之。如“太王好色,公刘好货”等语,骤读之好象与
三十二卷。明代瞿汝稷(生卒年不详)集。《指月录》一书,录述从过去七佛到宋大慧宗杲的禅宗传承法系650人的言行传略。卷一、二、三述过去七佛,应化圣贤,西天祖师;卷四述东土祖师,从菩提达磨到六祖慧能;卷五
五卷。明邓球(生卒年不详)撰。邓球,字应明,自号三吾寄漫子,祁阳(今属湖南省)人。嘉靖十四年(1535)进士,曾任户部郎中、铜仁府知府等职,致仕归。著有《闲适剧谈》等。此书前四卷分别题为元集、亨集、利
一卷。清皮锡瑞(详见《礼记浅说》)撰。是书以《王制》为素王之制。俞樾曾评议此书,以为:孔子将作《春秋》,先修王法,斟酌损益,具有规条。其门人弟子与闻绪论,私相篡辑,而成《王制》。皮氏作《王制笺》为之疏
无卷数。清刘臣敬(生卒年不详)撰。臣敬字恭邵,江阴(今属江苏)人。此书载六经字体,以笔画编次,自一画至二十九画,颇能辨正偏旁点画。又对诸子之转音不转音者,加以厘订,查阅比较方便。只是作者所见古籍无多,
一卷。明蔡悉撰。蔡悉事详见《书畴彝训》条。此书诠解《大学》,虽分章立说,而不录经文,只标某某章,分章诠解经义,类似论体。书末载居身训言十则,居家训言十则。《四库全书》采御史萧际韶家藏本。
一卷。清赵曾望(?-1874)撰。曾望字绍庭,江苏丹徒(今江苏省镇江市)人。篇首有自序,举著书大旨:一有洗伐无穿凿,二有援引无挦扯,三有箴规无毁谤,四有疆界无门衣。书中自创新解,说多可喜。如《论语·子
十三卷。清杜炳撰。杜炳字云岩,安徽太平(今安徽太平)人。是编盖仿江永《乡党图考》而广其义例,先配以图画,后证以纪载。郭承恩序称其“称名取类,巨细不遗,抉奥正伪,是非立判。”其天文图考如风雨云雷,应属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