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心响往斋用陶韵诗

心响往斋用陶韵诗

二卷。《壬癸诗录》一卷。《于南诗录》二卷。清孔继(?-1858)撰。孔继字宥函,山东曲阜人。生年不详。道光十六年(1836)进士,官刑部主事,改南河通判。归养后时逢太平军进攻,江浦大营失陷而阵亡。其人四岁知书,能读陶诗,十五岁作《和陶诗》即有为文坛宿儒所称赏者。壮年后濒海居幽,治诗数十年,与海内文坛宿儒酬唱凡数千篇。诗师事山阳潘德舆。《用陶韵诗》系作者取道光六年至二十八年(即1826-1848年)旧作中用陶韵者自定而成,计一百零五首。其中不乏登临凭吊、唱和题咏、桃园怡趣、托物抒怀之作。其诗爰采其音,单拾韵味,别摅意绪,风雅陶炼;气逸而致远,辞古而笔峻,耐人寻味。是集刊于道光二十九年(1849年)。《壬癸诗录》是作者感时伤遇之作。咸丰初年,值太平天国起义,又有鸦片战争,清王朝内忧外患,风雨飘摇,其诗记述了这一段乱世的现实,也抒发了自己的愤懑。因此有“诗史”之名。然其是非利弊,自由历史学家评说。是集刊于咸丰四年(1854年)。《于南诗录》则是作者甲寅归里时所作,诗计三百二十七首。其时,孔继已进暮年,回首往岁,浮沉外僚,百无一展,而沿江千里挞伐不休,桑民苦于兵事。其诗集中抒发了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心情。是集刊于咸丰六年(1856年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是庵日记

    十四卷。清杨拥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杨拥字蔚芝,号是庵。生平亦不详。在卷首所列的引用书目中有李渔的《闲情偶寄》,可见晚于李渔。此书的内容为采辑诸书,分类编纂。全书分十四门。内容注明所引的书名,并附有作者的

  • 集解孝经

    一卷。晋谢万撰。清马国翰编辑。谢万字万石,陈国阳夏(今河南太康县)人。官至散骑常侍,为谢安之弟。隋《经籍志》载:“《集解孝经》一卷,谢万注”,唐志则只载谢万注,不云集解,卷数相同。邢昺正义引四节,马国

  • 定香亭笔谈

    四卷。清阮元(1764-1849)撰。阮元,字伯元,号芸台,江苏仪征人。乾隆进士,官至湖广、两广、云贵总督,体仁阁大学士。曾在杭州创立诂经精舍,在广州创立学海堂,提倡朴学。主编《经籍纂诂》、校刻《十三

  • 金华文略

    二十卷。清王崇炳(详见《金华征献略》)编。此集所收均为金华一郡之文。上自汉尚书杨乔,下迄于清朝徐腾,共收一百十七家,而王崇炳之文亦录其内。据集前《凡例》称,所取《金华文征略》十之有五,《金华文统》十之

  • 周易疏略

    四卷。清张沐撰。张沐字仲诚,河南上蔡人。顺治十五年(1658)进士,官至资县知县。张沐对于四书五经都有疏略。其解《周易》,自称本于孔子十翼之义。所注多取于旧文,并融合了自己的意见,不再标出古人名氏。书

  • 履坦幽怀集

    二卷。明祝淇(约1470前后在世)撰。祝淇,字汝渊,号梦窗,海宁(今浙江海宁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其子祝萃曾为刑部主事、广东左布政,祝淇以子萃贵,封赠刑部主事。淇无功名仕途经历,亦未见称于当世及后代。著

  • 陆篑斋集

    十卷。《外集》二卷。明陆垹撰。生卒年不详。陆垹生平见《篑斋杂著》一卷辞目。此集为郁天民所编。外集二卷,而附录为诰敕、志状及赠送,诔奠的文和士民颂德的内容。徐阶志其墓,称垹读书耻为章句,尝曰:“人心与事

  • 春秋贯摄

    二卷。不著撰人。全书分为上下二卷,共二册,卷端题“谦牧堂钞写”。第一册首页有“谦牧堂藏记”白文方印,及白文“继震”、朱文“又云”等小方印;末页有“守鹿杨氏世家”朱文方印。第二册略同,只是首页无谦牧堂印

  • 埤雅广要

    四十卷。明牛衷撰。牛氏为千户,生平不详。衷自序曰:“宋开国公陆丞相佃于《尔雅》、《广雅》之后,复旁搜冥索以埤翼之。吾藩贤王论思之暇尝进览焉。惜夫叙述之次,尾天文而首群品、伍凤鸟而跻微类,未惬于中。乃条

  • 东堂词

    一卷。宋毛滂(1055-1120)撰。毛滂字泽民,衢州江山(今属浙江江山)人,官至祠部员外郎,知秀州。元祐中,苏轼守杭州,毛滂为法曹,任满当去,已行抵当阳,苏轼闻有人歌其《惜分飞词》,大加欣赏,折简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