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春秋公羊礼疏

春秋公羊礼疏

十一卷。清凌曙(详见《仪礼礼服通释》)撰。凌曙精通《礼》学。最初他治郑氏(玄)之学,对典礼非常熟悉。后来听刘逢禄论何休《春秋公羊传解诂》,特别爱好。他为阮元校辑《十三经注疏》,尽见魏晋以来各家《春秋》说。他认为何休言礼虽详,但徐彦疏对礼的诠释却很简略。而且何休注中杂引四代之礼,不完全是周制,徐彦疏则把它们都当成春秋时的典礼,这是不恰当的。他于是对《公羊传》中的典礼进行补疏,成《春秋公羊礼疏》(又称《公羊礼疏》)十一卷。他在自序中称,该书对比较隐晦的经义加以发明,对有不同的见解就加以引证,采录所及,包括郑玄《三礼》注、《晋书·礼志》、《宋书·礼志》以及新、旧《唐书》、《通典》诸书。大体上以何休《春秋公羊传解诂》为主,疏不破注。对于何休之说,有所纠正,则引先儒的观点为据,不妄加论议。除该书外,凌曙又撰《公羊礼说》三十篇,编为一卷,大体上是对《春秋公羊传》中涉及到的典礼进行阐发,对前人的说法进行驳正,但“议必征诸古人,论不离乎师法”,多有根据。他还撰《公羊问答》二卷,解释《公羊传》中的疑难问题,不尽释礼。这三种书代表了凌曙研究《春秋公羊传》的主要成果,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《春秋公羊礼疏》有嘉庆二十四年(1819)江都凌氏蜚云阁刊本(收入《凌氏丛书》)。光绪九年(1883)归安姚氏辑《咫进斋丛书》,又将该书收入第一集。民国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(1935-1937)上海商务印书馆辑《丛书集成初编》,将该书采入史地类。王先谦辑《皇清经解续编》,也以《公羊礼疏》之名采入此书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

    见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

  • 蛰园丛书

    五种,七卷。清吴丙湘编。吴丙湘,仪征(今江苏仪征)人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丛书无总题,仅有“蛰园校刻”四个字,一般称为《蛰园丛书》,收清代学者著作五种:孙兰《大地山河图说》一卷、《柳庭舆地隅说》三卷、汪

  • 景詹訚遗文

    不分卷。清姚谌(1835-1864)撰。姚谌字子展,一字则明,又名宗诚。浙江归安(今湖州)人。十四试诗古文词即有法度。十八补诸生。始后弃举业治经史,旁及九流百家之学。二十五举于乡。尝谓闻学必本诸经,通

  • 郑思斋文集

    一卷。明郑洛书(1498-1536)撰。郑洛书,字启范,号思斋,莆田(今属福建)人。正德十二年(1517)进士,官至监察御史,提督南直隶学政。事迹附见于《明史·解一贯传》中。本书前无序,后无跋,谁所编

  • 白沙诗教解

    十卷。附《诗教外传》五卷。明陈献章(详见《白沙集》)撰,明湛若水(详见《二礼经传测》)注。《白沙诗教解》共一百六十六篇,皆阐发性理之作。《外传》则皆陈献章语录之类,与其诗相互参阅之作。而湛若水据此以类

  • 石经尚书

    一卷。清马国翰辑。国翰字竹吾,历城(今山东历城县)人,道光进士。所辑的《石经尚书》取自洪适的《隶释》,计《盘庚》三篇一百七十二字;《牧誓》二十四字;《高宗肜日》十五字;《洪范》一百零八字;《多士》四十

  • 心园说

    二卷。清郭兆奎(详见《心园书经知新》)撰。此书对四书及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春秋》等摘举诠释,太过浅显,基本上属于里塾训蒙之语,别无新意。

  • 中庸心悟

    一卷。清沈辉宗(详见《大学参证》)撰。是书无序例,也不署名氏,因其附于《学庸参证》后,故知为辉宗所作。首定序次,以“天命之谓性”至“万物育焉”为第首支,是总冒。“仲尼曰:‘君子中庸’”至“强哉矫”为第

  • 圭庵诗录

    不分卷。清吴观礼(?-1878)撰。吴观礼,字子隽,号圭庵。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,同治辛未进士,官编修。同治初,吴观礼以刑曹参与左宗棠军幕,后思母,辞归。入都礼部试,中第,旋入词林。光绪时,典试蜀中,

  • 吟翠轩稿

    一卷。清冯兰贞撰。冯兰贞,生卒年不详,字声畦,江苏金坛人,知府于尚龄之妻,清代诗人。此书为《凝香阁合刻》之一。刊于道光十三年(1833)。共收诗一百零八首,词七十六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