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曲江集

曲江集

二十卷。唐张九龄(678-740)撰。张九龄名又作张博物,字子寿,韶州曲江(广东韶关)人,景龙进士,诗人,政治家,官至唐大臣。为官廉洁,且风度潇洒,对事敏感,他不避权要,直言上书,劝姚崇应该用人唯贤而不以私情。其诗除少量应制之作外,尽为五言。其五古多兴寄之作,诗风朴质遒劲,善于抒情,情意深长,韵味隽永。在开元诗坛影响很大。沈德潜在《唐诗别裁》(卷一)中评张九龄的诗云:“唐初五言古诗渐趋于律,风格未进,陈正字起衰而诗品始正,张曲江继续诗品乃醇。”王维把他看作哲人典范。僧皎然评其诗曰:“诗歌据上游”(《唐诗纪事》卷一五)。明人胡震亨明确提出:“张子寿首创清淡之派。”《曲江集》全称《曲江张先生文集》,是一部相当丰富、完整的诗文集。其中诗、赋共五卷,敕、书十一卷,碑、铭四卷,诗二百一十三首,赋六篇。张九龄的诗多发自胸臆,情意真切,没有雕饰,这与唐代早期李峤、沈、宋的诗风大不相同,可是他的清新的诗风,最初未被人所赏识,如张说虽着重文才,却指责张九龄文章缺少富艳的藻饰。这正是张九龄高出诸人之处。“盛唐继起,孟浩然、王维、储光羲、常建、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风神者也。”(《唐音癸签》卷九)明人胡震亨对张九龄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、影响给予了确切的评价。有明万历十二年(1584)《唐丞相曲江张先生文集》十二卷本,附录一卷,清雍正十年(1732)张世纲校刊十二卷本,附伪托张九龄著《千秋金鉴录》五卷和附录一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钜野县志

    ①十卷。明吕鹏云、方时化修,吕封齐纂。吕鹏云号溟南,直隶东明县人,万历四十四年(1616)进士,授任钜野知县,官至御史。方时化,歙县人,举人出身。天启初任钜野县知县。考钜野县志,创修于明嘉靖二十五年(

  • 食色绅言

    二卷。旧本题明皆春居士撰,不著名氏。后依据明本《瀛奎律髓》考证,其中载有成化丁亥新安守龙遵叙,自称皆春居士,而断为龙遵叙所作。《宝颜堂秘笈》本及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均题为龙遵叙所作。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共

  • 嘉善县志

    三十卷,首一卷。清江峰青修,顾福仁纂。江峰青,赐进士出身,花翎选用知府,曾任嘉善县知县。顾福仁,同知衔拣选知县,咸丰九年(1859)科举人。《嘉善县志》光绪二十年(1894)刻本,全书三十卷首一卷,首

  • 中州人物考

    八卷。清孙奇逢(详见《读易大旨》)撰。本书为作者晚年移居河南辉县夏峰村时所作,收二百余人,分理学、经济、忠节、清直、方正、武功、隐逸七类,每类一卷,其第八卷为《补遗》和《续补》。所收除忠节类之末附元蔡

  • 石帆诗钞

    十卷。清严光禄撰。严光禄,浙江桐乡人,生卒、仕履均不详。《诗钞》收《东山集》三,《大梁游草》二。东山乃严光禄之故乡,无林泉洞壑之胜,较泰山之高,不过一抔土。诗人自谦,以东山名其藉。诗人力主“吟诗必有可

  • 谢程山集

    十八卷。清谢文洊(1615-1681)撰。谢文洊,字秋水,号约斋、程山先生,南丰(今属江西)人。明末诸生。清兵入关后,丢弃功名,入广昌香山,一心学禅佛,后又改治程朱理学,主张为学之要在于“畏天命”,宣

  • 顾氏音学五书

    三十八卷。清顾炎武(1613-1682)撰。顾炎武字宁人,初名绛,明亡改名炎武,居亭林镇,因号亭林,自署蒋山佣,江苏昆山人。明末诸生。康熙年间,诏举博学宏词,修明史,力辞不就。炎武学识渊博,精于考证,

  • 绿筠轩吟帙

    二卷。明西屏道人(即宣王朱恬姣,?-1582)撰。原书题皇明西屏道人著,不署名氏。首有万历改元癸酉(1573)西藏南礼部尚书裴宇序文,称上党沈国王父宪王,素耽玄微,家搜经史。考《明史稿》诸王传载沈宪王

  • 阴符经讲义

    四卷。南宋夏元鼎(生卒年不详)撰。夏元鼎,字宗禹,号云峰散人,南宋永嘉(今浙江省永嘉县)人。撰有《悟真篇讲义》、《阴符经讲义》、《崔公入药镜笺》等。《阴符经讲义》,全称《黄帝阴符经讲义》。此书以夏元鼎

  • 中原文献

    二十四卷。明焦竑(1541-1620)编。焦竑字弱侯,号淡园。江宁(今江苏南京)人。著有《易筌》。是书分经集六卷、史集六卷、子集七卷、文集四卷,末附通考一卷。其自序说:“一切典故无当于制科者,概置弗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