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比雅

比雅

十九卷。清洪亮吉撰。洪亮吉(1746-1809)初名礼吉,又名连;字君直,又字稚存,号北江。江苏阳湖(今江苏武进县)人,祖籍安徽歙县。乾隆十五年(1790年)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充国史馆纂修官。嘉庆三年(1798),因批评朝政被谪戍伊犁三年,赦归后,改号更生居士,放浪山水十余年。于书无所不窥,通经史、音韵、训诂、地理之学。尚著《六书转注录》八卷、《春秋左传诂》二十卷等。洪氏孙用懃谓稚存撰是书“意在增补《尔雅》之缺漏,以为及门之指归”。陈庆镛序谓《比雅》“依《尔雅·释训》、《释言》之例,属辞比事,归当合一。凡经传遗言,以及《老》、《庄》、《荀》、《管》、《逸周书》、《白虎通》、马、班二史,汇辑贯成一卷,曰《转注考》”。据此可知是书亦名《转注考》。《比雅》广泛搜辑意义相近、相对,或相关的语词,所谓“两两比并”者,博引书证,详加辨析。所释语词如:嬴、长也;缩,短也。伤良为谗;害良为贼。天地四方曰宇;古往今来曰宙。阳之精气曰神;阴之精气曰灵。行曰商;止曰贾。无谷曰饥,无菜曰馑。有墙曰苑;无墙曰囿。小曰舟;大曰船。樵取薪也;苏取草也。有足谓之虫;无足谓之豸。雄曰凤,雌曰凰等。所释词语多两两比并,故名“比雅”。是书分《释诂》、《释言》、《释训》、《释天》、《释地》、《释山》、《释水》、《释人》、《释宫》、《释器》、《释乐》、《释舟》、《释草》、《释木》、《释虫》、《释鱼》、《释鸟》、《释兽》、《释畜》等十九篇,一篇即为一卷。“其书是洪氏随手辑录,未加整理。稿旋遭火,首尾焦烂,付刊时仍照原稿,颇多误入之处,释木误入《释诂》,释鸟误入《释诂》等极多”(《中国训诂学史》)。本书体例不够严谨,收词亦失于芜杂,引文不标篇卷并时有删节。《比雅》收入《洪北江全集》。单行之本有《玲珑山馆丛书》本、《粤雅堂丛书》本、《益雅堂丛书》本、《授经堂遗书》本,商务印书馆《丛书集成》据《粤雅堂丛书》本排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涉史随笔

    一卷,南宋葛洪(?-1237)撰。葛洪字容父,自号蟠室老人,婺州东阳(今属浙江)人,淳熙十一年(1184),曾从吕祖谦学,历官尚书员外郎,上疏乞请严饬将帅、整军图治。嘉定中,累宫工部员外郎兼权枢密院检

  • 通易西游正旨

    见《西游记》。

  • 拙存堂经质

    二卷。明冒起宗(生卒年不详)撰。起宗字宗起,如皋(今江苏如皋)人。崇祯元年进士,曾在河南镇压农民起义,官至湖广布政使参议。除此书外,还著有《拙存堂史括》。此书共九十六篇,分二卷,分条考辨《书》、《诗》

  • 何氏丛书五种

    二十卷。清何元锡(1766-1829)编。何元锡字梦华,又字敬祉,号蛇隐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监生。精于簿录之学。家中藏书甚富,所藏书以及金石等多有条贯。其中的善本精抄书,做“获经堂”书屋藏之。元锡

  • 禹贡汇览

    四卷。清夏之芳撰。夏之芳字筠庄,江苏高邮人,雍正元年进士。《尚书》之中,历代学者研究最多的,就是《禹贡》了,除了各种注、疏以外,有专释,有兼释,各家的解释也都不尽相同。此书是以《尚书》的传说汇纂为主。

  • 采芝堂文集

    十六卷。明陈益祥(生卒年不详)著。陈益祥字履吉,候官(今属福建福州市)人。秀才出身,少有文名,擅长史学。曾与太守袁表,司理赵世显、民部林世吉等结成玉鸾社,又与孝廉徐之、兄弟陈荐夫等结为芝山社,后与宪副

  • 志斋医论

    二卷。明高士(生卒年不详)撰。高士字志斋,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。此书成于嘉靖年中。高氏认为“今之医者多非丹溪。而偏门方书盛行,则亦以朱氏为宗者矣。”书中上卷专论痘疹,下卷杂论阴阳六气、血脉虚实。对后世

  • 一溉堂诗集

    一卷。清金光耿(约1662年前后在世)撰。金光耿,字介遵,另一说字觐文,江西婺源人,生卒年不详。康熙初年诸生,《江南通志》记为康熙四十四年(1705)举人,此记载有误,因为金光耿的父亲金懋衡为明万历二

  • 双树轩诗抄

    一卷。清僧湛性(约1729年前后在世)撰。湛性俗姓徐氏,一名湛汍,字药根,又曰药庵,丹徒(今江苏省镇江)人,生卒年均不详,居扬州之祇园庵。湛性工诗,宗法王士祯,惟沿溯王士祯唐诗十选之中,故结体修洁,时

  • 初学尚书详解

    见《尚书详解》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