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猗觉寮杂记

猗觉寮杂记

二卷。北宋末南宋初朱翌(生卒年不详)撰。朱翌字新仲,自号灊山居士,晚年又自号省事老人,舒州(今安徽潜山)人。政和间以太学生登进士第,为溧水簿。高宗南渡后,官秘书监中书舍人,与修徽宗实录。秦桧逐赵鼎,以朱翌为鼎党,谪居曲江。朱翌在曲江,嗜学如渴之须饮、饥之须食,穷经考古,探索百家,兼及琐录稗说,旁引曲证而折衷之,积几年之功,完成此书。全书分上下两卷,四百三十五则。上卷皆诗话,止于考证典据,而不评文字之工拙。下卷杂论文章,兼及史事。鲍氏《知不足斋》刻本,割其下卷六十八则移入上卷。以均篇页,殊失古人著书之意。前载与丞相洪适求序书一篇,鲍氏移之卷末。洪适未及作序而卒,其弟洪迈始为序之,列在篇首。全书记述有据,考证精核。刘克庄《后村集》中亦极称其考证之功。书中也有可商榷之处,如杜甫已上人茅斋诗,天棘蔓青丝句,朱翌据本草改为“颠棘”,未免穿凿;苏轼诗,宜蚕使尔茧如瓮句,事出《列仙传》,朱翌则引伪托之《述异记》;韩愈、谢自然诗,实属唐人,乃云出《风俗通》;杜甫、李潮八分小篆歌,诸本皆作苦县光和尚骨立,朱翌乃误作“骨力”,引南史张融事为证;鹊填河事,见《颜氏家训》及庾肩吾诗,又见白居易六帖,乃与亲家等字一概谓之俗说;苏辙诗传仍存小序首一句,乃屡谓之废序;唐虞自是国号,乃云尧姓唐,舜姓虞。皆不免于疏舛。引据精凿者,不可殚数。如雷琴一条,引元稹诗注,证为蜀匠;贺若一条,引唐书王涯传,证为贺若夷。段安节《乐府杂录》曾称,贞元中,成都雷生善凿琴,其业精妙,天下无比,弹者亦众焉。大和中有贺若夷,尤能,后为待诏,对文宗弹一调,上嘉之,赐朱衣,至今为赐绯调。所考与史相合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谓其书“在宋人说部中,不失为《容斋随笔》之亚”,足资参考。今传本不一,《知不足斋丛书》、《武英殿聚珍版书》、《龙眠丛书》、《四库全书》、《笔记小说大观》、《丛书集成初编》等版本作二卷,《学海类编》丛书本作六卷,宛委山堂《说郛》、《香艳丛书》本作一卷。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据《知不足斋丛书》本排印,为最通行版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桐先生诗钞

    一卷。清李怀民(1738-1793)撰。据《石桐先生墓志铭》载:“先生名宪噩,字怀民,号石桐,山东高密人。御史李元直之子,李氏三世以宦绩显赫,而怀民及其两弟皆以诗文著名一时。怀民幼时即喜为诗,其天资敏

  • 余干县志

    ①十二卷,首一卷,清吕璋修,胡思藻等纂。吕璋,字藩青,山东文登人,举人出身,康熙二十二年(1683)任余干知县。同年吕璋奉檄续修县志,至康熙二十三年(1684)成书刻印。此志内容极为简略,人物遗漏尤多

  • 古今谚古今风谣

    各二卷,明杨慎(1488-1559)撰。(生平见《广夷坚志》)。《古今谚、古今风谣》是杨慎采录古今谣、谚各为一编。然而其中也有一些不应该称为谣谚的内容。同时杨慎自造的数语也不应该入书。造成这种混杂的原

  • 春秋集解读本

    十二卷。清吴应申撰。应申字文在,安徽歙县人。作者以解说《春秋》之作卷帙浩繁,难于遍读,于是汇辑众说,择其合于经义者详注于经文之下,以便读者。从作者自序看,此书应属所谓“课读之本”,其意不在于解说及阐发

  • 周易王氏义

    一卷。辑佚书,王嗣宗撰,清马国翰辑,载于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中。王嗣宗不详何人,考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、《唐书·艺文志》及宋明诸史志,均不见有王嗣宗《易》注之目。仅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引有“离卦音训”三节,为

  • 春秋讲义

    ① 二卷。清皮锡瑞(详见《尚书大传疏证》)撰。该书目的在于通经致用,因此取经传异同及汉唐以来学者的论辨,加以折衷,断以己意,不作艰深之论。在阐发《春秋》的微言大义之外,又取其中与时代情势相近及关系政教

  • 中庸点缀

    一卷。明方时化撰。方时化事详《易引》条。此书首为《中庸》总提,次载《中庸》全文,每段或总批,或旁批,以释氏解儒书。《四库全书》采用江苏周厚堉家藏本。

  • 谷庵集选

    八卷。明姚绶,(1423-1495)撰。姚绶,字公绶,初号谷庵,又号云东子、兰台逸史、天田老农、上清仙吏、云东逸史等,又称丹丘先生,浙江嘉兴人。天顺八年(1464)进士,官监察御史、江西永宁知府。擅画

  • 松溪集

    十卷。明程文德(1497-1559)撰。程文德,字舜敷,号松溪。永康(今浙江永康县)人,嘉靖八年(1529年)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累擢吏部左侍郎,后调南京工部右侍郎,上疏忤旨,除名归,聚徒讲学以终。万

  • 崇祯阁臣行略

    一卷。明陈盟撰。陈盟号鹤滩,富顺(今属四川)人。生卒不详。天启二年(1622)进士,官至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,加礼部尚书。该书专门记载明思宗朱由检崇祯一朝阁臣事迹。共收五十人。书中首列阁臣年表,然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