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盾鼻余沈

盾鼻余沈

一卷。清左宗棠(1812-1885)撰。左宗棠字季高,湖南湘阴人。道光十二年(1832)举人。清末湘军统帅,洋务派首领。初入湖南巡抚路秉章幕,咸丰十年(1860)由曾国藩推荐,率湘军五千人赴江西、皖南与太平军作战。咸丰十二年(1862)初任浙江巡抚,勾结法国侵略者组织“常捷军”,先后攻陷严州(今建德)、金华、绍兴等地,升闽浙总督。同治三年(1864)又陷杭州。旋进军漳州和嘉应州(治今广东梅州)镇压太平军余部李世贤、汪海洋。同治五年(1866)依靠法国人日意格开办福州船政局。同年调陕甘总督,进攻捻军,派胡光墉在上海借外债和购买军火。后又率军镇压西北回民军,先后夺取董志原、金积堡、太子寺、肃州(治今甘肃酒泉)等处。光绪元年(1875)督办新疆军务,率兵讨伐阿古柏,收复乌鲁木齐、和阗(今和田)等地,阻遏了俄英对新疆的侵略。光绪七年(1881)任军机大臣,调两江总督。中法战争时督办福建军务。著有《左文襄公全集》。左宗棠久在兵间,偶有撰述,命胥录副而自题以此名。光绪七年(1881),左宗棠由甘肃被召入朝,道过陕西,陕西按察使沈某为之付刻,次第不免凌乱,抵京以后,其幕客柳葆元易策励乃检原校本,重付刊刻,即此本。据目录共为诗文四十八首,后又续刻四首,实五十二首。卷首三篇为题孙侍讲苍筤谷图诗一首,前江南道监察御史黎居墓志铭一首,箴言书院碑铭一首,实皆作于典兵之前,与书名不符。左宗棠恒录以应客,为其惬心会意之作,故并录入。卷中诗如题孙侍讲苍筤谷图、军次龙邱九日作,题邓完白先生日观峰图、泛舟泉湖,诸篇皆昂头天外,迥不犹人。侯官(今福建闽侯)陈衍辑近代诗钞,评宗棠诗有扶风篆士之风,良为确当。文如祭胡文忠公文,委曲真挚;敕修西岳庙碑,高古简洁;送刘克庄南归养亲叙,序次娓娓,皆为佳构。有光绪七年(1881)柳葆元录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改设学堂私议

    一卷。清刘光生卒年不详)撰。刘光,陕西咸阳人。在陕西弘道开讲多年,在《陕西新志》中有其传记。该书名为《改设学堂私议》,实质上提出了更改各地县官制度的建议。书中提出,以二十至三十自然村为一乡,设立乡童学

  • 声韵辨

    八卷。清谭宗撰。谭宗初名立卿,字九子。后更今名,字公子,号曼方野老。馀姚(今浙江馀姚县)人。工诗古文,精六书音律,为黄宗羲所称。尚著《唐律秋阳》十卷。《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著录者为旧钞本。该本有皖南

  • 庄子点勘

    十卷。清吴汝纶(详见《易说》)撰。明清圈点训释《庄子》者已有多家,吴汝纶撰此书是集释德清、方以智、姚鼐等家之作进行圈点、校勘。其书前列所选书目八篇十四节,书中所圈识的仅涉及《逍遥游》、《养生主》、《骈

  • 楚辞心解

    一卷。清江中时(生卒年事迹不详)撰。版本有清乾隆二十五年(1760)刊本(《楚辞书目五种》称乾隆二十五年,此年为庚辰,二十九年为甲申,不知孰是),日本大阪大学藏(怀德堂文库旧藏)。

  • 躬耻斋文钞

    二十卷。《后编》六卷。《诗钞》十四卷。清宗稷辰(1792-1867)撰。宗稷辰字迪甫,一字涤甫,号涤楼,浙江会稽(今绍兴)人,道光元年(1821)举人。官至内阁中书,山东运河道,历主湖南、群玉、濂溪、

  • 五经字学考

    五卷。清成端人(生卒年不详)撰。端人字友端,阳城(今属山西)人。此书分五经各一卷,每字先以训诂,并及形声,兼辨俗写之讹。但是引据不够淹博,考证不够精密。《四库提要》据山西巡抚采进本著录于《存目》中。

  • 朱子不废古训说

    十六卷。附朱注引用文献考略四卷。清李中培撰。李中培字根五,广东梅县(今广东梅县)人。是书系中培在《朱子不废古训说》课稿基础上参稽群籍而成。首叙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及《礼记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大学》各注疏源流

  • 灵华馆丛稿

    五卷。清陶宪曾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陶宪曾字伯成,一字梅先,安化(今甘肃庆阳)人。补弟子员,以入赀得国子监典籍,加五品衔。二十七岁而卒。此书主要考订经史典籍,以校勘辑佚为主,兼及音韵训诂等。体例依照王念孙

  • 谢华启秀

    八卷。明杨慎(1488-1559)撰。杨慎字用修,号升庵,新都(今属四川省)人。正德六年举进士,授修撰。为官累迁。但投荒多暇,书无不览,记诵之博,著述之富,明时推为第一。著有《升庵集》八十一卷,《丹铅

  • 字诂

    一卷。清黄生撰。黄生生平见“义府”。是书取曹魏张揖《字诂》以名其书。所辑多单音词,黄氏根据六书理论,分析字形,审定音读,判断通假,追溯源流,引据淹博,间用方俗口语。《四库提要》赞是书云:“于六书多所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