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秘册丛说

秘册丛说

一百三十二种,一百三十四卷。明佚名编辑。丛书汇辑群书,抄撮而成,漫无系统,如苏轼《物类相感志》之类出诸《说郛》,严羽《沧浪诗话》之类取于《百川学海》,马文升《兴复哈密记》、《西征石城记》之类采自记载汇编,王世贞《武宗巡幸记》、谷应泰《胡蓝狱记》之类则为截取某书之一编。虽则如此,但所收亦有不少要籍,如明岳元声《畿省府州县古今人物考》、佚名《畿省府县土产》、冯应京《大明舆地考》等,虽采自他书,然可备文献之征。明代稗乘之书有价值者亦不少,如记外藩者,有倪谦《朝鲜记事》,记明代中叶诸臣传记者,有雪园逸史《三杨状略》、高岱《石亨传》、《仇鸾传》;记明末史事者,有佚名撰《闯冠》、《金日升诛逆爰书》等,此皆未见于他书,足备明史学家研讨。其余重要子目书还有明胡应麟《玉壶遐览》、唐释齐己《风骚旨格》、明陆深《音律类义》、明岳元声《岁时气候论》、雪园逸叟《遁窝丛录》、明袁文新《中都帝典》、明高岱《宋事始末》、明童承叙《平汉录》、明吴宽《平吴录》、宋苏轼《物类相感志》、明徐仪世《明辅起家考》、明孙承宗《二十五忠诗》、汉史游《急就篇》、明俞宗本《种树书》、明王文禄《礼衍》、明岳元声《日本国考》、明高岱《延揽志》、明宋濂《圣政记》、明高岱《封赏功臣记》、明王纬《造邦贤勋录》、明沈士谦《明良录》、明何乔远《艺妙记》等等。今有明抄本存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岭南二纪

    二卷。清茅兆儒(约1692年前后在世)撰。茅兆儒,号雪鸿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生卒处及生平皆不详。茅兆儒好游历,康熙十七年(公元1678)由钱塘至广州,途中行六十二日,所经历的事物,每一件则加一题以

  • 太平清话

    四卷。明陈继儒撰。陈继儒见《见闻录》条。《太平清话》是一部杂记古今琐事的书。这部书征引舛错之处,不可枚举。当时都传称陈继儒能识古今书画。然而如果看他的载著,实在有辱这么宏大的名声。这是《四库全书总目》

  • 阳山诗集

    十卷。清陈炳(约1681年前后在世)撰。陈炳,字虎文,长洲(江苏苏州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因居阳山裘巷里,又自号阳山。少时即以“松顶红裙拖绿上,山间白鸟破青飞”之句知名于时,这两句并非诗家上乘,但却广为

  • 兴安县志

    十六卷,首一卷,清李宾阳等纂修。李宾阳,广西临桂人,同治五年(1866)任兴安知县。此志除李宾阳亲自纂修外,参加纂著的有赵松友、陈寿田等人。《兴安县志》同治十年(1871)刻印。此志体例遵照省宪所颁格

  • 世界征服者史

    记载十三至十四世纪蒙古族历史的著作。波斯史学家志费尼(Ala-al-Din‘Ata Ma likJuwaini,1266-1283)撰。志费尼出身于波斯贵族家庭,其祖父为花剌子模大臣,父投效蒙古,得到

  • 稽古堂论古

    三卷。旧本题明张燧撰。经后人核其书,是从《千百年眼》中摘出的,大概是书商伪立此名,售以市利欺人而为。传本少见。

  • 礼经会元

    四卷。宋叶时撰。叶时生卒年不详,字秀发,自号竹野愚叟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淳熙十一年间(1184)进士。授奉国军节度推官,历任吏部尚书,理宗初以显谟阁学士出知建宁府,后以宝文阁学士提举崇福宫。卒谥号

  • 道教灵验记

    十五卷。五代蜀杜光庭(详见《了证歌》)撰。古代评价人物品德,常以“善”、“恶”论之。宗教界更主张弃恶扬善、累积功德,并倡因果报应之说以达其目的。杜光庭也主弃恶扬善之说。据杜光庭自序所述,谓人为善者,天

  • 尚书解义

    一卷。清李光地(详见《周易通论》)撰。此书诠释《尚书》,仅及《尧典》、《舜典》、《大禹谟》、《皋陶谟》、《益稷》、《禹贡》、《洪范》七篇,似为未竟之作。此书说解重在义理与考据,于文字训诂则不作烦琐求证

  • 西陲要路

    四卷。清祁韵士撰。祁韵士,字鹤皋,山西寿阳县人。乾隆四十三年(1778)进士。官编修。擢中允。大考降户部主事。嘉庆初由郎中监督宝泉局,以局库亏铜案发遣伊犁。未几赦还。卒于保定书院。祁韵士遣戍伊犁时,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