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笔算

笔算

五卷。清梅文鼎(详见《历算全书》)撰。这是我国第一部自著的笔算著作,写于康熙三十二年(1693)。梅文鼎在李之藻编绎的《同文算指》所传授的四则算法基础之上,将数字运算式一律由横写改为竖写。在自序中他说:“旁行者西国之书也。天方国字自右而左,欧罗巴字自左而右,皆横列为行,彼中文字尽然也。彼之文字既横,故笔算亦横,取其便于用耳,非求异于我也。我之文字既直,故笔算宜直,亦取其便于用耳,非矜胜于彼也。”在“发凡”中他指出:“笔算易横为直以便中土,盖直下而书者中土圣人之旧而吾人所习也,与筹算易直为横,其理正同。”《笔算》有一部分内容取自《同文算指》,也有梅文鼎的独立见解。所论内容比较浅显,有算术四则、分数、比例、小数和开平立方等笔算。其中加减法算草除竖写外,均与今相同。他的乘法算草略繁于《同文算指》,乘数称为法,被乘数称为实,它的个位用一个“根”字注明,其作用是定位。这种记法虽与小数点的意义不同,但起小数点的作用。梅文鼎的乘法运算与程大位《算法统宗》的“铺地锦”完全一样,只是未画出格子。梅文鼎改变了《同文算指》中的笔算除法,使之更为简捷。例如“经商获利二千两,原本三千二百两,已经四年,问每年每两之息。”他先以“四乘原本”,以此为除数,一次除之,得商一钱五分六厘二毫半。在书中他发现“法实在乘法可以互用”规律,即乘法交换律,并提出乘法可用除法验算,反之亦然。《笔算》卷三“异乘同除”详述四率比例及其应用。卷四“通分”为分数及小数的四则运算方法。卷五“开方”分别叙述开平方、开带从平方、开立方法。附录《方田通法》及《古算器考》两篇短文。《方田通考》为化田地面积方步数为亩数的捷法,著于1664的。《古算器考》是考证性文章,他说:“今有笔算,遂以珠盘为古。不知古用筹策,故曰‘持筹’,其用珠盘起于元末明初,制度简妙,天下习用之而遂忘古法,故为之考。”《笔算》不足之处是把西方较先进的阿拉伯数码字改为中国的数目字,且改横行为直行书写,计算多有不便。但作为普及性著作,《笔算》问世才真正在我国普及了笔算,并为中算界承认。《笔算》版本有1706年金世杨上谷刊本,现藏浙江省图书馆;《梅氏历算全书》本;《梅氏氏丛书辑要》本;1835年刘氏刊《青照楼丛书》二编本;《中西算学汇通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枕经堂题跋

    三卷。清方朔著。方朔,生卒年不详。字小东,安徽怀宁(今属安徽)人。方朔善于骈文,工于隶篆,尝以文学、书法闻名于咸丰及同治年间(1860年前后)。《枕经堂题跋》皆是方朔对于当时著名鼎彝碑版的评论和考证,

  • 灵鬼志

    三卷。晋荀氏撰。荀氏生平事迹不详。仅从书中“南平国蛮兵”条,知荀氏于东晋安帝义熙年间做过南平国郎中。此书《隋志》入史部杂传类,著录三卷,题荀氏撰。《旧唐志》同,《新唐志》入丙部小说家类。《太平御览·经

  • 郭璞尔雅图赞

    一卷。清严可均辑。严氏生平见“尔雅一切注音”条。卷首有严氏自序,卷末有叶德辉付刊时跋语。卷中所辑,系从《艺文类聚》、《初学记》、《太平御览》中录出者,计释器四则、释天二则、释地四则、释水一则、释草八则

  • 和剂局方

    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。

  • 南湖集

    ① 七卷。元贡性之撰。性之字友初,或作有初。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元季曾为闽省理官。明洪武初,征召不起。避居山阴(今浙江绍兴),更名悦。躬耕自给终其身。集中题画马诗云:“记得曾陪仙仗立,五云

  • 读尚书隅见

    十卷。清谢庭兰撰。卷首有谢庭兰自序,书后有其门人缪鼎臣跋。卷一至卷五说《尚书》,卷六至卷十历辨毛奇龄、段玉裁、王懋竑、孙星衍、江声、王念孙、王引之、阮元、焦循、俞樾、戴钧衡以及明代学者袁良贵等各家之说

  • 陶方之行述

    一卷。清陶葆廉撰。葆廉,清末叶人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该行状记其父陶模生平。陶模字子方,号方之,浙江秀水人,同治十年(1868)进士,官至两广总督,卒谥勤肃。陶模一生官迹多在西部,曾任陕甘总督、新疆设行

  • 玉堂遗稿

    无卷数。明肖良有撰。肖良有,字、以占,号汉冲,湖北省汉阳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八年(1580年)进士。官至国子监祭酒。著有《玉堂遗稿》。良有在史局十五年,长于当时制诰之文。其规模宏敞,有承平台阁之体。此稿

  • 春秋地理考实

    四卷。清江永(详见《周礼疑义举要》)撰。此书前三卷为考辨《春秋》经传之地理,第四卷则是为《春秋传说汇纂》一书中之《王朝列国兴废说》的地理考证加注。此书按经传秩序,对山、川、国、邑地名随文加以辨析,且只

  • 温州府志

    三十卷,首一卷。清李琬修,汪沅、齐召南纂。李琬,曾任温州府知府。按温州,汉、晋时名东瓯、永嘉、缙州,至唐置温州,宋改名瑞安,后复为温州,郡名不一,郡志或称永嘉,或称东瓯、温州,自元以后则皆称《温州志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