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粤西金石略

粤西金石略

十五卷。清谢启昆撰。谢启昆(1737-1802),字蕴山,号苏潭,南康(今属江西省)人。乾隆二十六年(1761)进士。官至广西巡抚。启昆受学于翁方纲。翁氏视学广东时,曾搜访全省金石文字,编撰《粤东金石略》。谢启昆任广西巡抚时,也效其师,撰《粤西金石略》以配之。当时,启昆延聘胡虔修《广西通志》,下令各郡、县广为访求金石文字,拓摹于纸上送呈。胡虔总为编校,启昆亲自鉴定审阅,而成此书。书中著录金石文字,自晋至元,共四百八十余种。仿洪适《隶释》之体例,全录原文,谢自作铜鼓考。对待访之金石,存其目于卷末。体例较谨严,实出于《粤东金石略》之上。书中因文考事,或即事证文,援引均较精详。修纂《广西通志》始于嘉庆五年(1800)正月,第二年四月完成,共二百八十卷。其中有关金石计十五卷。在印《广西通志》全书之前,先将其有关金石十五卷,单独成书。其后北平杨翰客粤西,又得大历平蛮颂诸碑,著有《息园得碑记》,以补本书之缺。传本有嘉庆六年(1801)铜鼓亭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律吕正义

    五卷。康熙五十二年(1713)所御定律历渊源之第三部。凡分三编,上编二卷,曰《正律审音》,以发明黄钟起数及纵长体积面幂周径,律吕损益之理,管弦律度旋宫之法。下编二卷,曰《和声定乐》,以明八音制器之要。

  • 墙东类稿

    二十卷。元陆文圭(1252-1336)撰。陆文圭字子方,江阴(今属江苏)人。幼而颖悟,博通经史及天文、地理、律象、医药、算术之学。隐居城东讲学,时称墙东先生。朝廷屡聘不就。文章融会经史,纵横变化。东南

  • 说略

    三十卷。明顾起元(1565-1628)撰。顾起元字太初,一作璘初。江宁(今南京)人。万历二十六年进士。官至吏部左侍郎,兼翰林院侍读学士。著有《蛰庵日录》四卷,《客座赘语》十卷,《金陵古金石考》等,与此

  • 墨经

    一卷。宋晁贯之撰。晁贯之,字季一,生卒年不详。曾任检讨官,平生无其它嗜好,唯见墨,喜动眉宇。精于制墨,尤善和胶之法。著有《墨经》。《墨经》是一部论述制墨之书。全书共论述二十个问题:一论松,主要论述造墨

  • 待质录

    一卷。清代陈伟撰。此书是作者在光绪甲申年(1884)至光绪戊子年(1888)间研读群经及地理著作《水道提纲》诸书时,所提出的疑问及问题并列成条目以备后来解决。每节读书笔记后有“俟问俟质”条目,“俟质”

  • 乐会县志

    四卷。清程秉慥纂修。程秉慥,江南休宁(今安徽休宁)人,贡生,康熙二十六年(1687)任知县。康熙间,因修《大清一统志》,令各省、府、州、县修志,县令程秉慥奉命修志,与邑诸绅士商榷,以旧志为基础进行补新

  • 大衍一说

    一卷。清茹敦和撰。此书与《大衍守传》一样,取圣人作易及天数五、地数五、参伍以变大衍之数,节而释之。作者以大衍为揲蓍求卦之法。易无数,而蓍有数,蓍之数即天地之数,五十五数之图本郑康成,四十五数之图即由此

  • 孟有涯集

    十七卷。明孟洋(1483-1534)撰。孟洋,字望之,一字有涯,信阳(今河南信阳县)人。明弘治十八年(1505)进士,除行人,选为监察御史。因劾张璁等下狱,谪桂林教授,迁汶上县知县,并升佥事参政,拜为

  • 合音例证

    二卷。近人尹桐阳撰。桐阳字侯青,湖南常宁县人。尚著《论语笺》、《尔雅义证》、《礼记笺》、《墨子新释》、《商君书新释》、《小学定律》诸书。是书汇举典籍中合音之字,分为九类,每类之下,各举例证以实之,总凡

  • 毛诗通义

    六卷。清胡文英(详见《诗经逢原》)撰。此书凡六卷,不释全经,亦不录经文,凡有所得,则分别条录之。据书首自序云:“余前辑《诗经逢原》、《诗经补遗》,而意有未尽,复为《毛诗通义》。”知此书是在《诗经逢原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