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卷。清李良年(1635-1694)撰。李良年生平事迹见《秋锦山房词》。两宋以来笔记诗话中,论词甚多,良年因辑录之。前无序目,内无标题,采辑既不完备,体例亦芜杂不伦。如第九叶《醉翁琴趣》外篇一节,见于
为元朝法令文书汇编《大元通制》的条格部分。《大元通制》颁行于英宗至治三年(1323),分四个部分:一、诏制,九十四条;二、条格,一千一百五十一条;三、断例,七百一十七条;四、别类,五百七十七条。全书已
一卷。旧传黄帝或云玄女撰,清洪颐煊辑。此书依托,无待明辨。最早著录见于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《隋志·子部·兵家》云“《黄帝问玄女兵法》四卷,注曰:梁三卷”。其后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也著录云:“《黄帝问玄女兵
十七卷。清董天工撰。天工字典斋,福建崇安(今福建崇安)人,自称董仲舒之后。董仲舒《春秋繁露》一书,自宋嘉定年间以来,有真德秀等人进行评点,但没有人对文意进行笺注。天工之祖曾想作笺注,但未能成书;天工继
二百二十八卷。明申时行(1535-1614)撰。申时行,字汝默、号瑶泉,长洲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明大臣。嘉靖四十一年(1613)进士第一,以文字受知张居正。万历中继张四维为首辅。时神宗宠信郑贵妃,欲立
不分卷。明闵珪(1403-1511)撰。闵珪一作阚珪,字朝英,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。天顺八年(1464)进士,官至南京刑部尚书,左都御史。为明代名臣,以不肯阿服刘瑾告归。卒谥庄懿。有《闵庄懿集》,收入
三十卷。旧本题宋吕祖谦(详见《历代制度详说》)撰。但在吕祖谦年谱中均未载此二书。《历代制度详说》编辑很有条理,刊自元人。此书所征引的内容,大多是习见之事。在类书之中是比较浅陋的。似非吕祖谦所作。可能是
九卷。《别集》二卷。明王鸿儒(?-1519)撰。王鸿儒,字懋学,南阳(今属河南)人。生年不详。少颖悟,读书过目不忘。为府史佐书,郡守见而奇之,使为弟子员,教以经术,蔚为大儒。成化二十三年(1487)进
十卷。元朱德润(1294-1365)撰。德润字泽民,睢阳(今属河南)人。流寓吴中。延祐末,因荐授翰林应举文字,兼国史院编修官,寻授镇东行省儒学提举。至正间,历官江浙行省照磨,参军事,守杭、湖二郡,摄守
一卷。清王咏霓撰。本书对于《书序考异》一书所未尽者,则为设答问的形式来进一步发挥自己的观点,其中牵强附会之词,甚于《书序考异》。如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云:“孔子序《书》,上纪唐、虞之际,下至秦缪,编次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