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经序录

经序录

① 五卷。朱睦(1517——1586)编。睦,明代周王朱六世孙,字灌甫,号西亭,又号大山、东陂居士,濠州钟离(今安徽凤阳)人,明朝著名学者、藏书家。官封镇国中尉,万历年间举周府宗正。睦深通经学,对《周易》、《春秋》尤有研究。一生藏书宏富,起万卷堂讽诵其中,归有光称其“修学好古,有河间大雅之风”。睦一生著述甚丰,有《五经稽疑》、《经序录》、《授经图》、《春秋诸传辨疑》、《读易识疑》、《周国世系表》、《明帝世表》等若干种。《经序录》一书流传绝罕,现存本亦缺卷一,其卷二是《尚书》类诸序,由此推知,所缺的是全书序例和《周易》类诸序。此书所收,上自周汉,下讫元明。《尚书》类,始孔安国《尚书·序》,终刘三吾《书传会选·序》,共十八篇;《毛诗》类,始卜商《大序》,终翟思忠《诗传旁通·序》,共十八篇;《春秋》类,始何休《春秋公羊解诂·序》,终湛若水《春秋正传·序》共三十一篇,《三礼》始孔颖达《礼记·序》,终湛若水《二礼经传·序》,共十六篇。至于传注训释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尔雅》的经学著作,其序言一概未录,后世学者以此为憾。睦治学素以完备、广博著称,而此书收录止此,其中自有斟酌,可惜卷一失传,全书体例不得而知。此书有明最乐堂刊本和明嘉靖三十九年(1560年)刊本。② 一卷。清吴承渐(生卒年不详)辑。承渐字公仪,天都(今甘肃固原)人。此书收录前人传注十三经著作的序言,《周易》录有王弼《略例》、孔颖达《正义序》及八论;《尚书》录有孔安国《书传序》,孔颖达《正义序》,蔡沈《书传序》;《毛诗》录有孔颖达《正义序》、朱熹《序》;《三礼》录有孔颖达《正义序》二,贾公彦《注疏序》;《春秋》录有杜预《集解序》,孔颖达《正义序》,程颐《春秋传序》,胡安国《春秋传集传序》,子夏《大序》,朱熹《诗序辨序》,何休《公羊传序》,范宁《穀梁传序》;《孝经》录有邢昺《注疏序》,郭璞《序》;《论语》录有何晏《集解序》;《孟子》录有孙奭《正义序题辞解》。归有光为朱睦《经序录》所作序被置于全书卷首。自称睦一书不曾得见,但睦的辑书之意、辑书之举与自己相同,所以将其序言收录进来。吴承渐与朱睦都有经解序录,但是睦所辑历时弥久,下至元明两朝,每种经书录序少则十几篇,多至三十几篇,而承渐只收至唐宋两朝,且每种经书录序仅数篇;但是睦没有涉及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尔雅》,而承渐的《经序录》十三经无所不备。这是两书互存异同、各有优劣之处。有旧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易经浅说

    八卷。明陈琛(1477-1545)撰。琛字思献,号紫峰,福建晋江人。正德十二年(1517)进士,官至吏部考功司主事,后辞官归乡终养。嘉靖中起授贵州提学佥事,不赴;再起江西提学佥事,也没有去上任。事迹附

  • 清三朝实录采要

    十六卷。日本北筑村山纬等编。三朝系指太祖、太宗、世祖。清修三朝实录,凡二百一十八卷。然书成后藏于秘府,外人罕见,又经康乾两朝修改,已失其真。是书编辑于日本文化四年(清嘉庆十二年,1807),据实录抄辑

  • 无能子

    三卷。唐无名氏撰。无能子,不知姓名。据《无能子序》称:无能子,少博学寡欲,长于穷理尽性以至于命。无能子因避兵火之乱,居无常所,冻饿难免。光启三年(887)无能子寓于左辅景氏民舍,常昼卧而笔札一二纸,怀

  • 周礼正义

    八十六卷。清孙诒让(1848-1908)撰。诒让字仲容,号籀庼,浙江瑞安人,清代著名的经子训诂学家、文字学家。周治六年(1867)举人,曾官刑部主事。孙氏穷经著书近四十年,著述很多,有《墨子间诂》、《

  • 析言论

    一卷。晋张显(生卒年不详)撰。关于张显的生平事迹,今已无从确考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杂家类中言:“《析言论》二十卷,晋议郎张显撰,亡。”《古今训》十一卷,张显撰。唐马总在修《意林》时,称《析言论》十卷,与

  • 于野集

    七卷。清王原(约1703前后在世)编。王原初名深,字仲深,号西亭。青浦(今属上海市)人。康熙二十七年(1688)进士,知茂名县,有惠政,官至工科给事中,因直言降职归。学以濂洛为宗,著有《学庸正讹》、《

  • 遂生集

    十二卷。清王晫(1636-?)撰。王晫字丹麓,号木庵、松溪子,浙江仁和(今浙江衢县)人。顺治间诸生,少时得喉疾,废弃举业,居家读书。康熙十七年诏求博学隐逸之士,京师人多推荐,王晫不应,杜门读书,喜爱诗

  • 虞书笺

    二卷。茅瑞征撰。其生卒年不详。瑞征字伯符,号苕上渔父、澹泊居士。归安(今浙江省吴兴县)人。明代学者。万历二十九年(1601)进士,官至南京光禄寺卿。除《虞书笺》外,尚著有《禹贡汇疏》。《虞书笺》书前有

  • 文字指归

    一卷。隋曹宪(生卒年不详)撰。清任大椿(1738-1789)辑本。按《唐书·曹宪传》云:宪江都人,仕隋为秘书学士,撰有《博雅音》十卷。宪于小学尤邃,自汉杜林、卫宏后,古文亡绝,至宪复兴,炀帝令与诸儒撰

  • 词林摘艳

    十卷。明张禄撰。张禄事迹及生卒年未详。本书前载嘉靖四年(1525)自序称:“《盛世新声》所收近广,欲成太速,不暇考其讹舛,见者病焉。因正其鲁鱼,增以新调,不减于前谓之林,少加于后谓之艳,更名曰《词林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