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脉经

脉经

十卷。晋王叔和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叔和,名熙,高平(今属山西省)人。关于王氏生平籍贯,颇有争议。王氏生活于魏晋间,早年作过游方医,曾为太医令。他曾整理张仲景《伤寒杂病论》,为此书传世做出了巨大贡献。此书是王氏代表作,隋唐志皆有著录,后经宋林亿等校定而成今通行本。卷一论三部九候、寸口脉及二十四脉象等,卷二论关前、关后、寸口、人迎、神门等各部脉象及所主脏腑经络等,卷三论脏腑平脉及病脉、死脉,卷四论决四时、百病死生之分及脉法,卷五为扁鹊与仲景脉法及扁鹊、华佗察色闻声要诀,卷六论诸经之证,卷七论伤寒、热证脉象及诊治,卷八论杂病,卷九论妇、儿疾病,卷十论奇经八脉及肢体部诸脉。此书继承、发展了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以来有关方脉理论,集西晋以前脉学之大成,形成了一部完整的脉学体系,为我国现存最古的脉学专著。此书第一次全面详论了二十四脉象,即:浮、芤、洪、滑、数、促、弦、紧、沉、伏、革、实、微、涩、细、软、弱、虚、散、缓、迟、结、代、动。后来脉象学发展一直以此为基础。此书还首次明确了寸、关、尺三部脉的定位诊断,一直为后世沿用。书中还指出年龄体质、自然变化对脉象均有影响,这种灵活辩证方法也颇值得后人重视。此书对后世影响很大,一般脉学著作都遵从其基本理论原则。有元刊本;明成化间翻刻元本;明嘉靖间刊本;明万历间刻善本,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;1954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;1956年、1957年、196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徐寿臧年谱

    一卷。清徐士燕(1819-?)编。士燕字谷孙,为谱主之子。谱主徐同柏(1775-1854),字寿臧,浙江嘉兴人。同柏是张廷济之甥,又师事廷济,共治金石之学,交往颇为亲近,著有《从古堂款识学》、《焦山周

  • 消间录

    十卷。明成勇(生卒年不详)撰。成勇字仁有,乐安(今属山东)人。天启五年(1625)中进士。官至南京监察御史。崇祯十一年(1638),因上疏弹劾杨嗣昌而被削官。福王时起他为原官,固辞不赴任,披缁为僧。著

  • 礼记正义

    六十三卷。汉郑玄(127-200)注,唐孔颖达(574-648)疏。玄字康成,北海郡高密(今山东高密)人,汉代经学大师,世称“后郑”,以别于郑兴、郑众父子。曾入太学学习今文《易》和《公羊》学,又从张恭

  • 近思录集注

    十四卷。清江永撰。(见《周礼疑义举要》)。《近思录》成书之后,数经删补,故传本颇有异同。至各卷之中,唯以所引之书为先后,而没有标立篇名,则诸本不同。至淳祐年间,叶采纂为《集注》,明代周公恕亦为之作注,

  • 居庸关

    控海幽燕地,弯弓豪侠儿。秋山牧马处,朔塞用兵时。岭断云飞迥,关长鸟度迟。当朝有魏尚,复此驻旌旗。

  • 佛说温宝洗浴众僧经义记

    一卷。隋代释慧远撰。慧远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义记》辞条。《佛说温宝洗浴众僧经》据考证为西晋竺法护译,所主教宗是大乘教派。慧远判为大乘,菩萨藏中籍小入大渐教所摄。经中说佛为耆域说温室浴僧法:用七净

  • 吕子易说

    无卷数。唐吕严撰。吕严字洞宾,进士,后入山学道不返,俗称为吕祖。《吕子易说》首列河洛等图,共三十一图解;其次列上经三十卦说;再次列下经三十四卦说及系辞说。据篇首曾燠序云,此书原藏于虞山石室,出世太晚,

  • 十三娘笑掷神奸首

    一卷。清叶承宗(详见《孔方兄》)撰。本杂剧共二折,其情节采自宋孙光宪的小说笔记《北梦琐言》中的一则故事,写侠女荆十三娘诛奸之事。李三十九郎有爱妓,被妓之父母夺与诸葛殷,荆十三娘知之,夺回归李。本剧前标

  • 练阅火器阵纪

    一卷。清薛熙撰。薛熙字孝穆,江苏苏州人。生卒年及仕履皆不详。此书所载为康熙三十五年(1696)江南提督张云翼教练炮弩之事。书中所载诸般火器及军中诸般阵法颇为详尽。对研究清初军事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此书

  • 反切上字解释续编

    一卷。民国施则敬撰。昔黄侃取陈澧所考得反切上字凡四百五十有二,据以列表解释,命名《反切解释上编》(收入《黄侃论学杂著》,中华书局1964年版)。施氏复检核《广韵》,缀拾补漏,又得八十字,于《集韵》得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