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涧草堂集
四卷。清阎循观(1724年-1768年)撰。阎循观字伊高,一字怀廷,昌乐(今山东昌乐)人。乾隆三十一年(1766)进士,授吏部考功司主事。循观省身克己,刻苦自立。著有《名人小传》、《见闻随笔》、《毛诗读记》等。此编由其同学韩梦周搜集编次,序而刊之。所收皆古文,仅五十七篇。阎循观著文谨严,所作皆工。此书收入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存目加以介绍。
四卷。清阎循观(1724年-1768年)撰。阎循观字伊高,一字怀廷,昌乐(今山东昌乐)人。乾隆三十一年(1766)进士,授吏部考功司主事。循观省身克己,刻苦自立。著有《名人小传》、《见闻随笔》、《毛诗读记》等。此编由其同学韩梦周搜集编次,序而刊之。所收皆古文,仅五十七篇。阎循观著文谨严,所作皆工。此书收入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存目加以介绍。
不分卷。法国沙畹(E·Chavaunes)撰。该书成于光绪三十年(1904年),记游历国外的中国使臣及僧人二十余人,始张骞,迄图理琛,迷其事迹,考其所历之地。惜其收录不全。现有商务印书馆本。
二卷。明张凤翔撰。张凤翔有《礼经集注》已著录。是书取用《礼记·春官大司乐》以下三十官为乐经,他说汉代窦公所献的古乐经内容与《大司乐》相同。他用二十官之义证之注疏,且以为很恰当。其文义玄奥,与宋、元诸家
一卷。清江藩撰。江氏已有《隶经文》,此书为其续编。凡论《尚书》四篇,论《春秋》一篇,与阮侍郎书一篇。其《顾命康王之诰辨》引申江艮庭之说,以驳苏轼。其《尚书今古文辨》认为所谓今古文,乃篆隶之别,经文无异
二卷。《词集》一卷。清郑兰孙撰。郑兰孙,生卒年不详,字娱清,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,仁和(今杭州)徐鸿谟之妻。清代词人。善诗词。著有《莲因室词集》一卷,《都梁香阁诗词集》。《莲因室诗集》有光绪元年(18
一百零八回。明冯梦龙(详见《古今小说》)编撰。长篇历史演义小说,叙述自西周宣王至秦统一的历史故事。书在余邵鱼《春秋列国志传》基础上创作而成,但变动很大。余氏所作只有二十八万字,冯氏扩充至七十余万字;余
二卷。宋杨辉(详见《详解九章算法》)撰。这是杨辉写于1262年的一部应用数学问题集,原书已失传,现从《永乐大典》及《诸家算法》(无卷数,不著撰人,现有抄本藏李俨处)、杨辉其他算书中可知一些该书的内容。
二十卷。清王时翔(1675年-1744年)撰。王时翔,字皋谟,一字抱翼,号小山,镇洋(今江苏太仓县)人。雍正六年(1728)荐授福建晋江县知县,乾隆时,官至成都知府,为政持大体,屡析疑狱,有神明之称。
十二卷,《或问》二卷。宋陈大猷撰。陈大猷,东阳(今属浙江省)人,生卒年不详,南宋理宗年间进士,由从事郎历六部架阁。陈大猷所作《书集传》与《或问》,为《四库全书》录入者仅《或问》二卷,《书集传》未被录入
九卷。清张道淙编。生卒年未详。道淙字未斋,常熟之能诗者。常熟张文镔、陆典,同为清初诸生,其交莫逆,同有诗名。典字敕先,别号庵。文镔序其集云:“庵先生与冯纯吟游钱宗伯之门,才名相颉颃。先生学无所不窥,尤
一卷。南朝梁沈约(441-513)撰,清马国翰辑,沈约字休文,吴兴武康(今浙江德清西)人。历仕宋、齐、梁三朝,官至尚书度支郎、中书郎、国子祭酒、尚书令等。卒谥隐侯。此书《隋书·经籍志》作三卷,《梁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