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义疏

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义疏

二卷。隋代释智撰。智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文疏》条。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义疏》可视为对《法华经》的节释本。因《法华经》中有四要品,即方便品,安乐行品、寿量品和普门品。而在普门品中,又无尽意菩萨初问以何因缘名观世音,如来以应三业机闻因救苦为答,口业中指明七难,意业机中明三毒,身业机中明子女。文中七难,自汉译法华以来,注疏家“同异之辨,古今纷然。”智对此疏解七难,从难初约因缘、约观解。因缘中举事证,观解中详述报业烦恼三障之难以及机应之行。对研习《法华经》特别是普门品很有帮助。常见版本是大正新修大藏经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历代名贤确论

    一百卷,作者不详,但在此书前面,有明人吴宽写的序言,在序言中,他称书中对名贤的论述,都出自唐宋人之手,而且散见于这些人的文集中,由于这些评述过于零散,不便于查阅,所以他对其整理编纂,辑成此编,以便观览

  • 群经说

    四卷。清黄以周撰。黄以周,本名元同,后改今名,而以元同为字,浙江定海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同治九年(1870)优贡,曾任处州教授。是书为南菁书院所刊,王先谦《经解续编》曾刻其《经说略》二卷,但不是此书的全部

  • 读易寡过

    一卷。清沈豫著。沈豫字小敷,号补堂。萧山人。道光时诸生。平生好学,攻研经史,著有包括本书在内的《蛾术堂集》。因作者于科举仕途不畅,故常常借著述发泄心中不满。其易说多采自汉魏诸儒,不言象、不训诂,只是把

  • 鸿庆居士集

    四十二卷。宋孙觌(1081-1169)撰。孙觌,字仲益,号鸿庆居士,晋陵(今江苏常州市)人。大观三年(1109)进士。后举词学兼茂科。历官翰林学士,吏部、户部尚书。知秀州、温州、临安诸郡。曾因赃罪斥,

  • 小山草

    十卷。明郝敬(1558-1639)撰。郝敬,字仲舆,号楚望,湖北京山人。万历十七年(1589)进士,累官至户科给事中。后因劾陈曾不法,赵志皋谋国不忠等案,降累宜兴县丞等职。再降,则辞官而归故。著有《周

  • 春秋明志录

    十二卷。明熊过(详见《周易象指决录》)撰。此书辨驳《公羊》、《穀梁》及胡安国《春秋传》之失,尤其攻击《左传》一书。如隐公八年“三月,郑伯使宛来归祊。庚寅,我入祊”。熊氏认为是“郑庄公欲离宋党,故以赂饵

  • 嘉祐杂志

    二卷。宋江休复(1005-1060)撰。江休复字邻几,开封陈留(今河南开封)人。少博学强览,为文淳朴,尤善于诗。举进士,充集贤校理,贬监蔡州税,复官历刑部郎中,修起居注。江休复有文集二十卷,今已亡佚,

  • 翁文端公行述

    一卷。清翁同书(1810-1865)等述。同书号和斋,江苏常熟人。道光二十年(1840)进士,官至安徽巡抚。此行述记其父翁心存(1791-1861)事迹。心存字二铭,道光二年(1822年)进士,官至体

  • 明名臣琬炎录

    二十四卷,续录二十二卷。徐紘(生卒不详)撰。徐纮,字朝文,武进(今江苏省武进县)人。明弘治年间进士,官至云南按察司副史。《明名臣琬炎录》系仿宋杜大圭《名臣碑传琬琰集》而作,以记载明洪武到弘治九朝诸臣事

  • 仁端录痘疹

    见《仁端录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