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诗含神雾

诗含神雾

① 一卷。清孙珏辑。所辑共计十四条。孙氏认为所辑属于谶纬一类。每一条后大多有按语。首条“诗者天地之心,君德之祖,百福之宗,万物之户也,刻之玉版,藏之金府,集征揆著,上统玄皇,下序四始,罗列五际,故诗者持也”,其他辑本引分为四条,该书将其并为一条;次条“夫齐地处孟春之位”云云,共计一百六十八字,作者自记云:“此简无全文,竞不知为何简。”现按《太平御览·时叙部》引之,亦散见于《艺文类聚·岁时部》;“天地东西”条、“天不足西北”条,皆见于《山海经注》,只是没有“名曰竫人”四字;“大华之山……”二十五字,亦见于《山海经注》,只是其下没有“少室之山巅”等二十三字;“五岳祝三公”条,引见《北堂书钞》;“五者德化充塞”等十四字,“尧时嘉禾七茎”等十字,皆引见《太平御览》;“大迹出雷泽”条,亦引见《太平御览》,只是稍微有所不同,没有“玄鸟翔水”以下的文字;“执嘉妻含始生刘季”条,引见《艺文类聚》、《太平御览》;“代汉者龙颜朱额”条,引见《太平御览》;“其孔子歌云”条,引见《说苑》及《博物志》。其余各条未考证出所出之处。该书有《古微书》本行也。②一卷。题缺名。所辑共计十条,未注明出处。“诗者诚为天地之心”条,引见《艺文类聚》、《太平御览》和《困学纪闻》,没有“诚为”二字,诗上多“孔子曰”三字;“地处季夏之位”条,引见《艺文类聚》和《太平御览》,没有“是也”二字;“德化充塞”条,引见《太平御鉴》,没有“也”字,“德”上有“王者”二字;“含始吞赤珠”条,引见《艺文类聚》,《太平御览·皇亲部》引没有“汉皇”二字;“其治世之音温以裕”条,清河郡本有之,但多“宋均注:裕以致安,怒以致乱”十一字;“雷震百里”条,亦见清河郡本,多“宋均注:雷动百里,故因以制国也。雷声谓诸侯之政声,所至相附近也”二十七字。其余各条未考证出所出之处。该书有《说郛》本行也。③一卷。清黄奭辑。所辑共计六十八条,系辑赵在翰、马国翰二本而成。其中如“五精星坐其东”条、“汤之先为契”条,赵在翰本、马国翰本皆有按语,而该书则没有,仿佛黄氏自抒所见。该书稍稍不同于其他辑本的地方,在于根据清河郡本证明《说郛》和《古微书》诸条。例如,“诗者天地之心”条,清河郡本增加了“宋均注:心主也,祖领也,亲厚也,户由出入也”;“集征揆者”条,宋均注:“望有天下也。”清河郡本“望”作“王”;“颂者王道太平”条,增加了“宋均注:颂诵同。诵其德也”;“齐地处孟春之地”条,增加了“宋均注:污泥言卑下也”;“曹地处季夏之位”条,清河郡本没有“土”字,并增加了“宋均注:劲健也”;等等;凡此种种,都辑录了其他辑本所遗漏的内容。该书有《汉学堂丛刊》本行世。④一卷。清赵在翰辑。所辑共计五十一条。其中转录自《说郛》和《古微书》各三条,其余各条均注明出处。该书考证条文,举证甚博,例如赵氏论“五岳祝三公”一条即是。另外,赵氏论“契稷无父而生”一条,主张郑笺之说,并以《尔雅》相证明,所见极是;又“五精星坐其东”条,赵氏亦有按语,以纬证纬,所见亦是。该书有七纬本行世。⑤一卷。清马国翰辑。所辑共计六十一条。其中“诗三百五篇”条、“天下和同”条、“齐叔好道”条、“颂者王道太平”条、“伏羲在亥”条、“风后黄帝师”条、“烨烨震电”条、“五纬聚房”条,还有采自开元占经者数条等,总计十一条,都是赵氏本上所没有的。只有“陈五者所起也”条、“君子悉心研虑”条,《文选注》引只称是“诗纬”,而不能断定其为“含神雾”。另外,“孔子歌曰”条,当采辑自《古微书》;“北极天皇大帝”条,引见《曲礼正义》;“玄鸟遗水”条,大概也是辑录自《古微书》。该书有玉函山房本行世。⑥一卷。清乔松年辑。所辑共计三十四条。其中转录自《说郛》四条。赵在翰辑本所辑录的“构为天狱”条、“四角主张”条、“震电不宁”条、“东注无底之谷”条、“龙首颜似龙也”条等,该本都没有辑录。而该本所辑录的条文,如“烨烨震电”条、“神农龙首”条、“风后为黄帝师”条、“简狄吞卵”条、“诗三百五篇”条、“北极天皇大帝”条等,在赵在翰辑本上又没有见到。另外“孔子歌曰”条,引见《说苑》及《续博物志》,而乔氏只引《古诗纪》;又“北极天皇大帝其精生人”条,引见《曲礼正义》,而乔氏引作宋均注,这些都是疏谬之处。该本有纬捃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洪范大义

    三卷。清唐文治撰。卷首有唐文治自序,又有后序。全书共分为三卷。上卷传注,中卷政鉴,下卷析疑录。在上卷中,“注”用来解字,且多采用黄式三《尚书启蒙》和吴汝纶《尚书故》;“传”用来释义,以黄道周、李光地为

  • 春秋经世书

    二卷。见《春秋经世》。

  • 文字蒙求

    四卷。清王筠撰。参见《说文句读》。原名《字学蒙求》,是为儿童初学文字而编写的。《周易》有“童蒙求我”之语,截取“蒙求”二字为名,表示其书旨在适合儿童的要求。王氏在序中引其友陈雪堂之语云:“人之不识字也

  • 石遗室文集

    十二卷。《续集》一卷。《诗集》十卷。《补遗》一卷。《朱丝词》二卷。《诗续集》二卷。清陈衍(1856-1937)撰。陈衍字叔伊,号石遗。福建侯官(今福州)人。清光绪八年(1882)举人。曾入台湾巡抚刘铭

  • 开元释教录

    简称《开元录》。佛教经录,二十卷。唐代释智升(生卒年不详)撰。智升学识高超,精通律学,擅长文史。曾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中,住长安崇福寺。《开元释教录》于开元十八年(730)撰成,此外还著述有《开元释教录

  • 栖霞县续志

    十卷,首一卷。清黄丽中修,于如川纂。黄丽中字锦江,江苏如阜人,监生出身,光绪五年(1879)任栖霞知县。于如川,邑训导。考《栖霞县志》自乾隆十九年(1754)知县卫苌重修后,距其时已一百余年未修志了。

  • 广新方言

    二卷。陈启彤撰。启彤字筦侯,江苏泰州人。是编卷首冠以凌文渊序及宣统三年(1911年)仲春作者自序。末有率群附识。卷分上下,各冠以目。旨在增广《新方言》所未备。每一词条皆征引古训,其中以《说文》为主,间

  • 范鼎卿先生所著书三种

    七卷。清末民国初范寿铭撰。范寿铭字鼎卿,山阴(今属山西省)人。喜金石学,搜罗至广,并详加考证,各为题跋。范寿铭生前未及整理刊印,死后,由顾燮光为之整理而成三种:《循园金石文字跋尾》二卷附《缀学堂河朔碑

  • 钦定历代职官表

    又称《历代职官表》。六十三卷(一作七十二卷)。清乾隆时官修。清廷以官制之得失,可知朝政之盛衰,念历朝官制,典籍具存,宜备溯源流,明其利弊,庶前规可鉴,法戒益昭,乃于乾隆四十五年(1780)特命四库全书

  • 新妇谱

    一卷。明末清初陆圻(1614-?)撰。圻字丽京,号讲山,钱塘(今杭州)人,顺治中贡生。与其弟陆阶、陆培以文学著名当时,被称“三陆”。康熙二年,因涉嫌《明史》案受牵连。出狱后,他不问政治,弃家远游,致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