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八卷。清杨家洙撰。家洙字东川,安徽怀宁人,乾隆岁贡生,《安徽省志》、《怀宁县志》均有传。此书意欲补程朱之未备,其以朱子本义为宗,前八卷解经,卷九卷十解上下彖传,卷十一、十二解上下象传,卷十三解文言,
①十八卷。清赵裔昌修,何名隽、吴道伟纂。赵裔昌,字汉符,顺天大兴县(今北京市大兴县)人,举人,康熙十三年(1674)来任蒙城县知县。何名隽,邑人,恩贡生。蒙城有县志,创于明万历十年县令吴一鸾,入清顺治
五卷。清张宗泰撰。张宗泰(1750-1832)字登封,号筠岩,江苏甘泉(今江苏江都县)人。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拔贡,历官天长、合肥二县教谕。著《周官礼经注正误》一卷、《孟子七篇诸国年表》二卷、《
一百二十六卷。清钟谦钧编。钟谦钧,生卒年不详,字云卿,湖南巴陵(今岳阳市)人。官至两广盐运使。汇刻宋、元以前经学家说经之书,始于康熙年间纳兰性德。纳兰性德笃志于经学、史籍,与徐乾学搜集宋元以后诸儒说经
七卷。《盆山阁词钞》一卷。清侯承恩撰。侯承恩,生卒年不详,字孝仪,号思谷,江苏嘉定人,侯旭之女。清代诗人,对诗词方面很有研究,并善长琴棋。《松筠小草》有康熙十一年(1722)刻本,书前有张钟岳、张诗、
二卷。清刘凝撰。参见《韵原表》。是书上卷为石鼓音训释文,下卷为附录,古今人辨说及诗歌石鼓刻文。以杨慎的伪本《石鼓文音释》为主,根本先谬,又加以意为增减,弥起纠纷,如第四鼓“写”上的“吾”字,第五鼓“需
六卷。清秦震钧摹。嘉庆四年(1799)秦震钧为两浙盐运使时,以《三希堂法帖》摘摹为六卷。第一卷为晋代王羲之、王献之、王殉、唐代褚遂良、颜真卿、怀素、柳公权、宋代蔡襄、苏轼。第二卷为宋代黄庭坚、米芾。第
六卷。清张汝捷撰。张汝捷桂阳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此书为作者穷一生精力研究周易的成果。书中只取晋王弼、宋程子、明来知德三家易注,增补其义,但对他们的优缺点没有阐发。故论者认为此书“虽所补不无繁而可删,华而寡
六种,十一卷。清何若瑶(详见《春秋公羊注疏质疑》)撰。是书前三种为经史著作,《春秋公羊注疏质疑》二卷,《前汉书注考证》一卷,《后汉书注考证》一卷,本书有专条介绍。其次为何氏诗文集,《海陀华馆文集》一卷
四卷。明宋诺(约1550年前后在)撰。宋诺,字子重,号金斋,故城(今河北)人,生卒年不详。嘉靖十四年(1535)进士。官至兖州府知府,著有《金斋集》。是凡四卷,集文三卷,诗一卷,而别以策对、书启之类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