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读四书丛说

读四书丛说

① 四卷。元许谦(1269-1337)撰。许谦字益之,自号白云山人,人称白云先生,元代理学家,浙江金华人。受业于金履祥之门,尽得其学精华,曾讲学于东阳(今属浙江),从者千余人。《提要》著录该书计《大学》一卷、《中庸》一卷、《孟子》二卷,《中庸》缺其半,《论语》全缺,乃残本。另有足本八卷传世。许谦以为学以圣人为准,圣人之学备于四书,四书之学备于朱子,以是著书补《四书章句集注》所未备,考证名物,阐发义理,立论平实。该书传本较多,足本有:影抄元刻本(北图),元至正七年(1347)刻本(北京馆、上海馆),明弘治十二年(1499)刻本(上海馆),明抄本(浙江馆),皆为八卷本,计《大学》一卷、《中庸》二卷、《论语》三卷、《孟子》二卷。清胡凤丹《金华丛书》本、民国间《四部丛刊》本、《丛书集成》本也是八卷。残本有元刻本五卷,计《大学》一卷、《中庸》二卷、《孟子》二卷,存于北图。② 八卷。元许衡(1209-1281)撰。许衡字仲平,号鲁斋,怀州河内(今河南沁阳)人。元教育家、理学家,著有《大学直解》、《中庸直解》等。此书已收入《四库》。据提要只有许谦《读四书丛说》四卷,其中《大学》一卷,《中庸》一卷,《孟子》二卷,《中庸》缺半,《论语》全缺。阮元《四库未收书目提要》有《论语丛说》三卷,又能《读中庸丛说》二卷,则从吴中藏书家得见元板《中庸丛说足本》二卷。合之遂成完璧。此本为嘉庆间何元锡所刊。元锡字梦华,浙江钱塘人,家多藏书,精鉴别。是本前有阮元作《何氏丛书序》。又有阮元作《何氏访书图题辞》,卷首有吴师道原序,首称谦师从金仁山,仁山师从王鲁齐,从登何北山之门,北山学于黄勉齐,而得朱子之传。称《丛说》对《章句集注》,化深奥为浅白,化简约为明畅,提要通异,划图以形其妙,析段以显其义。训诂名物之缺考证补而未备的,兼详著述。又称许谦未殁时,西州人有得其书而欲刊之,其闻便使人止之,且恐记录有差,自取以视,因得遂为善本。该书有嘉庆间何元锡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头魂

    见《女仙外史》。

  • 钱仲文集

    十卷。唐钱起(710-780?)撰。钱起字仲文,吴兴(今属浙江省)人。天宝九年(749)进士,诗人,官至司勋员外郎、司封郎中、考功郎中,世称钱考功。少年聪颖,博闻强识。据高仲武《中兴间气集》中说,当时

  • 鸥汀长古集

    二卷。《前集》二卷。《别集》二卷。《续集》一卷。《渔啸集》二卷。《顿诗》一卷。明顿锐(约1522年前后在世)撰。顿锐,字叔养,涿州(今河北涿县一带)人。正德六年(1511)进士,官代府右长史。锐少负诗

  • 广春秋人地名对

    一卷。清黄朝桂(详见《诗古训补遗》)撰。该书是对俞樾《春秋人地名对》的增广,大抵在俞樾原书的基础上,又广为采录,撰为对偶。俞樾之书只依据《左传》;该书则以《左传》为主,旁采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及《国

  • 四书质言

    三卷。明牛应元撰。应元字春宇,陕西泾阳人。是编《千顷堂书目》著录。书首有万历二十年(1592)应元自序及浙江提学副使李同芳序。后有戊子马化龙跋。自序谓质言,就《胜引录》而质。凡《大学》《中庸》一卷,《

  • 释虫小记

    一卷。清程瑶田撰。程氏生平见“果蠃转语记”。是书专释虫名,包括三篇文章,详述其形状、特性,探究命名所以然之意;并折衷前人之说,辨正讹误;兼及追溯今世方俗语之所本。所释颇多目验。论者谓是书辨螟蛉、果蠃非

  • 随隐漫录

    五卷。宋陈世崇撰。生卒年不详。陈世崇字伯仁,号随隐,崇仁(今江西崇仁)人。(一作临川)随父入宫禁,仍充东宫讲堂说书,兼两宫撰述。后仕皇城司检法。受贾似道排挤,退隐归乡,入元著《随隐漫录》。此书多记同时

  • 黄氏日抄

    九十五卷。南宋黄震(1213-1280)撰。黄震字东发,慈溪(今浙江宁波西北)人。宝祐四年(1256)中进士。历任吴县尉、抚州知州、江西提点刑狱、浙东提举常平等职。宋亡后,隐居宝幢山,饿死师事五文贯,

  • 仁斋直指方

    见《仁斋直指》。

  • 月岩集

    五卷。清周礼(约1663前后在世)撰。周礼,字情畊,号月岩,江西宜黄人,生卒年不详。著有《月岩集》。是集凡五卷,文四卷,诗一卷。其文师法欧阳修,苏东坡,顿挫曲折,酣畅洒脱,颇有欧苏之风致;其诗则平衍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