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长松茹退

长松茹退

二卷。明朝释可真(1543-1603)撰。释可真,又称释真可,字达观,号紫柏。世称紫柏尊者,明末四大师之一。俗姓沈,17岁出家于苏州虎丘云岩寺为僧。20岁受具足戒。万历元年(1573)到达北京法通寺,受教近华严宗师偏融,又从禅门老僧笑岩、暹理等参学。后游历少林寺、浙江嘉兴楞严寺、北京房山云居寺等。一生虽参拜诸方尊宿,但他并没有专一的师承。释可真一生自谓有三大负,即“憨山不归(憨山指南康太守吴宝秀因拒绝朝廷征收矿税而被捕未归),则我出世一大负;矿税不止,则我救世一大负;传灯未续(指他与高僧德清议定续修明代传灯录,因德清被朝廷私建寺院罪名,谪戍广东而落空),则我慧命一大负”。在释可真的有生之年,他发愿重修久已荒废的楞严寺,并命其侍者密藏主持其事。他撰《刻藏缘起》,“陈说刻藏利益,鼓励募刻全藏”,并在他人赞助下付诸实施。他还在礼访隋代高僧静琬所刻石经时,于石经山雷音洞佛座下得静琬所藏三枚佛舍利。可真虽到处兴修古刹,但从未受请担任寺院住持,也从未“上堂”“普说”。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),因同情南康太守吴宝秀被捕而遭一些宦官嫉恨,并由此受诬蒙难,被捕入狱。万历三十一年(1603)十二月十七日灭度于狱中,世寿六十一,弘法40余年。除著述语录《长松茹退》二卷外,还著有经高僧德清校阅过的《紫柏尊者全集》三十卷,别人纂校的《紫柏尊者别集》四卷,《附录》一卷。《长松茹退》一书的内容,既载佛祖之言,又间及物理。为什么以茹退为书名,今人已无法可知。其全集收载他的法语、经释、序跋、铭传、书信和诗歌等。别集则补收全集所未收的杂文,赞偈、诗、书问、语录和附录等。释可真著书对佛教各宗持调和态度,倡导各派相互谅解。他也不赞成悟道只靠禅家机缘及念佛求生净土等说法。提倡弟子通晓文字般若,极重视文字经教。他的这些看法都是很有见地的。故德清在《达观大师塔铭》一书中,称可真“宗风足以远追临济,上接大慧”。《长松茹退》一书,对研究中国明代佛教史有一定参考价值。该书见载版本是浙江孙仰曾家藏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艺林剩语

    十二卷。明顾成宪(生卒年不详)撰。顾成宪字初章,松江(今属上海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十二卷,或杂举古事而缀以论断,或自立议论而证以古事。其内容无大新意,但也没有什么疵谬。卷首有万历二年(1574)陈

  • 忠贞集

    十卷。清范承谟(1624-1676)撰。范承谟,字觐公,号螺山,汉军镶黄旗(一作奉天辽阳,今属辽宁辽阳)人。顺治九年(1652)进士。选庶吉士,授弘文院编修,官至浙闽总督。康熙十三年(1674)耿精忠

  • 尚书旁注

    六卷。明朱升(详见《周易旁注图说》)撰。该书以经文大字居中,其解释字义、阐发意旨的文字则用小字书于经文之旁,故称《尚书旁注》。开后代经书旁注本之先。其书似为启蒙读本,较为浅近。但由于朱升通晓诸经、学力

  • 湛渊遗稿

    三卷。补一卷。元白珽(1248- 1328)撰。珽字廷玉,号湛渊。杭州(今浙江杭州)人。与仇远齐名。任常州路儒学教授、江浙等处儒学副提举。晚年卜居杭州西湖。明成化《杭州府志》载珽著《湛渊集》八卷。《文

  • 尚书精义

    五十卷。宋黄伦(生卒年不详)撰。伦字彝卿,福州闽县(今福建闽侯)人,进士及第,授左承务郎。该书遍取前人《尚书》说解,依经文胪列,若有异同,则诸说并存,不加论断。每条首列张九成之说,似本九成《尚书详说》

  • 六书约言

    ①二卷。清吴善述(生卒年不详)撰。善述字澥城,浙江镇海人。是编于六书专以象形为经,以其他五书为纬,合许书九千余字,总分象天、象地、象人、象体、象事、象器、象植物、象动物八类;其属于各类之字,象天者五,

  • 古今将略

    四卷。明冯孜撰。冯孜字原泉,浙江桐乡人。生卒年不详。隆庆戊辰(1568)年进士,官至湖广布政使。此书分元、亨、利、贞四集,每集一卷。内容上采远古黄帝时代,下迄明代,以战功显著者,录其事迹,并以《孙子》

  • 好逑传

    四卷十八回。又名《侠义风月传》。题“名教中人编次”、“游方外客批评”。作者真实姓名及生平不详,应是清初时人。因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三十一回提到此书,夏敬渠乃康熙、乾隆年间人,可推知此书在夏著《野叟曝言

  • 仪礼汇说

    十七卷。清焦以恕撰。以恕江苏金山县(今属上海)人,官至淮安府训导。书有叶承拜序及焦氏自跋。自跋称:“寂从诵阅之余,先为顺文诠释,一遵《义疏》,名曰《便读》。旋取诸儒之说,自《注疏》及《义疏》引用诸条,

  • 金匮玉函经

    八卷。汉张机(详见《伤寒论》)撰,晋王叔和(详见《脉经》)编。张机曾撰《伤寒杂病论》一书,久已散佚。王叔和将张机原著一部分整理编次为《伤寒论》。此书与《伤寒论》内容大同小异,虽文词或有不同,但意义皆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