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陶靖节年谱

陶靖节年谱

①一卷。宋吴仁杰撰。仁杰字斗南,洛阳人。淳熙进士,历罗田令、国子学。录有《古周易》、《洪范辨图》、《汉书刊误补遗》等书。此谱考证多有精当之处。如陶诗《示庞主簿邓冶中》中“始室丧其偏”句,据《礼》“三十曰壮,有室”,《左传》中有“齐崔子生成及强而寡,娶东郭氏”,杜注“偏丧为寡”,此可证王质《陶元亮年谱》中二十失妾之误。又陶渊明辞彭泽令,传称不为五斗米折腰,而《归去来辞序》则称遭妹丧,仁杰以为渊明意别有在。当时刘裕不臣之迹渐显,渊明盖见机而作耳。此谱有蜀人张縯辨证,今已不传,只采入数条元人李公焕的注,今有陈氏灵峰草堂刊本。《合刻忠武靖节二编》本。② 一卷。清丁晏(详见《周易解故》)撰。晏所见只有王质的《陶元亮年谱》一种,书中称之为旧谱。此书列举王谱中种种错误,皆为纠正。但由于丁晏末见吴仁杰、陶澍等诸家谱,故书中疏漏失考之处仍然很多。序言依据本集,参稽史文,而镇军建威之类,并未详考。此谱有清道光二十三年(1843年)山阳丁氏木活字印《颐志斋四谱》本,同治元年(1862年)印《颐志斋丛书》中《颐志斋四谱》本。③ 一卷。清杨希闵(详见《四书改错平》)撰。希闵未见王、吴二谱及陶澍的《靖节先生年谱考异》,但他参互校稽,亦有与上述谱中暗合之处。如解“已同路人”句,引《礼》“五世亲尽,别为涂人”。陶渊明与大司马相隔已及五世,又丧服自期以下,诸侯绝,大夫降,长沙公位如诸侯,故序云:“昭穆既远,已同路人”。又诗云“礼服遂悠”,则此条考证最为妥惬。但此谱亦有疏漏之处,最谬者谓陶氏五子皆为翟夫人所生,而事实上他们是同父不同母的。此谱成于咸丰七年(1857年),但直到宣统二年(1910年)才刊行于世。有《豫章先贤九家年谱》本,《十五家年谱丛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会稽掇英总集

    二十卷。宋孔延之编。孔延之,生卒籍里不详。是集前自有序,首题其官为尚书司封郎中,知越州(今浙江绍兴等地)军州事,浙东兵马钤辖。末署熙宁壬子(1072年)五月一日,越州清思堂。案施宿嘉泰《会稽志》,孔延

  • 艾轩集

    九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宋林光朝(1114-1178)撰。林光朝,字谦之,兴化军莆田(今福建莆田县)人。隆兴元年(1163),进士及第。历官国子祭酒,兼太子左谕德,除中书舍人,兼侍讲。以集英殿修撰知婺州。

  • 谈薮

    一卷。旧本题宋庞元英(详见《文昌杂录》)撰。此书《宋史·艺文志》及诸家书目俱不载,余嘉锡《四库提要辨让》考:此书记南宋宁宗、理宗两朝事,而庞元英是北宋神宗元丰中人,作者之伪不言自明,大概是明代人假托。

  • 性图

    一卷。清黄采(生卒年不详)撰。黄采字亮公,号复堂,南城(今属江西)人。师事谢文游,笃志力学。著《圣图愿学录》、《圣学汇编》等。此书立为六图,以阐发心性之旨。一曰《性图》,二曰《心图》,三曰《情质图》,

  • 长沙县志

    ①二十八卷,首一卷。清赵文在原本,陈光诏续修。陈光诏,蕲水人,曾任长沙县知县。长沙县为各县之首,其志乘创修于康熙七年(1668),为知县胡壮生修,长沙绅士江有溶纂。其书后散失。康熙二十四年(1685)

  • 豫军纪略

    十二卷。清尹耕云撰。尹耘云生卒年不详,字瞻甫,号杏农,江苏睢宁人,后迁桃源。道光三十年(1850)进士,任礼部主事,后任河南河陕汝道。捻军起义后,河南巡抚李鹤年组建毅军和嵩武军共两万余人,和捻军作战。

  • 汉隶辨体

    四卷。清尹彭寿(生卒年不详)撰。彭寿字慈经,光绪六年(1880)科副贡,候选教谕。光绪十七年(1891),山东学政裕德以其邃于训诂、学有根源荐于朝,赏加国子监学政衔。著作除是编外,还有《石刻证经》五卷

  • 嵩阳学凡

    六卷。清代景日昣撰。景日昣字东阳,登封(今属河南)人,康熙进士,官至户部侍郎,著有《说嵩》、《嵩岳庙史》等书。全书依据《大学》中的八条目分八类目,每类目下又分出子目至数百条,每条目下摘列了诸儒家的语录

  • 简籍遗闻

    二卷。明黄溥(生卒年不详)撰。黄溥,鄞县(今属浙江省)人,黄润玉之孙。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以记明代轶闻为主,间及考证古事。如考胡一桂《十七史纂要》第三卷是董鼎之作。张光启《宋鉴节要》、刘定之《宋论》、邱

  • 伤寒补亡论

    二十卷。宋郭雍(1095?-1187)撰。郭雍,字子和,号白云先生,洛阳(今属河南省)人,后隐居峡州(今湖北宜昌市东南)。作者早年业儒学,后潜心医学,另著有《郭氏传家易说》。此书为作者研究伤寒学成果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