勺
【源】 ①鲁地名(或指春秋时勺梁,故城在河北望都东),因以邑为氏,见《姓谱》(21,60)。②系长勺氏,尾勺氏所改(60,62)。③宋绍兴年中,勾氏为避高宗赵构名,改姓勺(24)。④蒙古族姓沙比沁氏,汉姓为勺(384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及吕梁地区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 亦收并注其源: ①其据 《姓谱》 注云: “鲁地名,以为氏。”②又注: “一云系长勺、尾勺氏之后,改为勺氏。”
一音shuò,亦姓。
宋代有勺复之,眉州人,庆历进士。
【源】 ①鲁地名(或指春秋时勺梁,故城在河北望都东),因以邑为氏,见《姓谱》(21,60)。②系长勺氏,尾勺氏所改(60,62)。③宋绍兴年中,勾氏为避高宗赵构名,改姓勺(24)。④蒙古族姓沙比沁氏,汉姓为勺(384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及吕梁地区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 亦收并注其源: ①其据 《姓谱》 注云: “鲁地名,以为氏。”②又注: “一云系长勺、尾勺氏之后,改为勺氏。”
一音shuò,亦姓。
宋代有勺复之,眉州人,庆历进士。
读音:Zhāyílālā【综】 清镶红旗满洲护军校岱熊之未婚妻为查仪拉拉氏(260)。
读音:Lǐngzhān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明史》收载,“明有领占竹、领占班丹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yǎn shī陈太子偃师之后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读音:Bǎ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江西宁都有此姓(280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áo【源】帝尧之后,支孙以为氏(7,9,12,17,60)。【变】后有加食部为饶氏者(62)。【望】上党(17,21,418),河间(12,21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尧暄,北魏
读音:lì黄帝臣隶首作算术,为隶姓之始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
读音:Éèrdétè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,清乾隆进士和蚋,姓此氏。”
读音:Zhāng【源】 ①张、王、李、赵,黄帝赐姓,见《风俗通》(1,60)。黄帝之孙挥,始造弦,实张网罗,世掌其职,后因以为氏,见《广韵》(11,21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国有解张其人,字张侯,以
读音:Wūhú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。其注称: “唐有乌鹘达于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yí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鄞,县名(故城在今浙江鄞县),以邑为氏(60)。 【布】浙江余姚(389)、福建安溪(341)、台湾(64,68,236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