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ì

【源】 ①炎帝厉山氏之后(17)。②系自姜姓 。春秋时齐厉公之后(12,17,60)。③古厉国在义阳随县(今湖北随州)北之厉乡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1,60)。④三国时吴之宗氏,夏口都督孙秀,见恶于吴主孙皓,遂奔晋,孙皓追改孙秀之姓为厉氏,见《三国志·江表传》(12,17,60)。⑤唐宗室新兴王李晋参与太平之谋,被诛,改姓厉(15,60,69)。【变】 亦作��(12,21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望】 范阳(17,60,418)。【人】 厉温敦,汉时义阳侯(7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、湖南之芷江、河北之黄骅、山东之平邑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蒙古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或作 ‘�� ()’, 姜姓。 《风俗通》: ‘齐厉公之后。’” 此以谥为氏。②郑樵又注:“ 《吴志》孙皓以孙秀奔魏,改姓厉氏。今东阳多厉氏。”③ 《姓氏考略》 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云: “厉国,在义阳随县北之厉乡,以国为氏。” 古之厉国,当在今湖北随县北三十五里之厉山店。④又据 《唐书》 云: “唐玄宗改新兴王晋之姓曰厉。”则此由李姓所改。(按: 李晋与太平公主谋反,事发被诛,改其姓为 ‘厉’。)

汉代有厉温; 唐代有厉玄; 后梁有厉归真; 明代有厉升, 青田知县; 清代有厉鹗, 钱塘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折屈

    读音:Shéqū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希姓录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西羌姓。”又,或与“折掘”同,《姓氏考略》注“折掘”云: “西羌姓……一作折屈。”

  • 读音:Shào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新会有分布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谱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終到

    读音:Zhōngdào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桐门

    读音:tóng mén宋北城门名,乐大心为右师,居桐门,后为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桐门,子姓。《左传》:宋乐大心为右师,食采桐门,因氏焉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松伊里

    读音:Sōngyīlǐ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前锋护军张存住之妻为松伊里氏(260)。

  • 主兒扯惕

    读音:Zhǔ′erchétì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“主儿扯惕”意为女真人。《三朝北盟会编》载,女真,古肃慎国也,本名朱理真,番语讹为女真。自古蒙古人称女真为JürC~in或JürC~it,与其本名朱理真同

  • 伊奇爾岱

    读音:Yīqíěr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作“亦乞列歹”。

  • 拉拜

    读音:Lābài【源】 元时人姓(24,63)。元代蒙古族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乃蒙古贵族。元俗每岁十二月下旬,武备寺供弓箭环刀,束草为人形一,为狗一,选世家之贵重者交射之。非布色

  • 读音:niǔ纽回,字孝政,河东安邑人也。(见《隋书·孝义传》)纽,姓。(见《正字通》)

  • 函冶

    读音:hǎn yě【源】 以官为氏(60,62)。战国时函冶氏为齐太公买良剑,见《战国策》。函为姓,冶为官名,因以为氏(11,17)。【人】 函冶子觉,东汉时黄门侍郎(11,12,17,60)。历史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