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詆
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亦收。未详其源。
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亦收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Yuèdài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魏书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北魏有悦代大那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Chákèqìn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正蓝旗中有察克钦氏(256)。
读音:mí卫公子弥牟孙子瑕,以王父字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鲜卑有弥姓。(见《魏书》)▲<汉>弥仆,酷吏。<宋>弥逊,徽宗时冀州知州。
读音:Chè【综】 见《中国著者码号编制法》(63)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大陆(91)、台湾台北、台南、高雄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、山西之运城、新疆之塔城等
读音:Chuàn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布】 云南保山(62)、昌宁、台湾台东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钏国贤,明时四川阆中人,万历中任江西抚州照磨(15,21,24)。现行较罕
读音:Lā【综】 源出不详,或系由蒙古人名改成(62)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内蒙古伊克昭盟扎萨克旗有此姓(6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平邑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Zhāngzhāěr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科尔沁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科尔沁地方,为清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读音:Zhèngguó【源】 西周铜器铭文所见之氏。奠即鄭,系周穆王时之都。虢氏一支,其先官于王朝而留居于奠,故称奠虢氏(94)。
读音:qí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公族有其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 ②其,地名(故城在今山东即墨西南之不其社,汉时不其侯国故地),以地为氏,见《姓苑》(21,60)。【望】 阳阿(17,418)。【布
读音:Wūzhì【源】 突厥酋长有乌质氏(60,62,63)。历史上突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突厥酋长有乌质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