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尉遲

尉遲

读音:Yùchí

【源】 ①尉迟,鲜卑族部名,以部为氏(27,70)。②北魏恭帝赐功臣陈忻姓尉迟(27,70)。又,北周宇文氏赐功臣万侯兜姓尉迟(68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尉氏(27,44,70)。又有改为迟氏者(27)。②至隋改为杨氏(27)。③亦作〔育迟〕。【望】 太原(17,418)。【布】 河南汤阴(292)、江苏武进(314)、上海嘉定(351)、台湾台北、基隆、嘉义、桃园(64,68,261)、山西太原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尉迟迥,北周时尚书左仆射兼领军将军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复姓。今安徽之贵池,山西之太原、临汾及雁北地区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与后魏同起,号尉迟部,如中华之诸侯国,孝文改为尉迟氏。” 又注 “” 称:“ (尉)音 ‘郁’。……尉迟氏魏孝文改为尉氏。” ②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注称: “原为历史上西域于阗国贵族姓氏。”未道其详。亦不识其所本。③ 《姓氏词典》据《新纂氏族笺释》 注云: “北周赐功臣万俟兜姓尉迟氏”。此则为万俟氏所改。(按: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、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皆引例作北 (后) 魏有 “尉迟俟兜”。)

唐代有尉迟恭,著名将领; 元代有尉迟德诚,辽东廉访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yá【源】 西夏吐蕃族崖氏,后去山改为厓氏(60,62)。【布】清时四川有此姓(60),今大陆仍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厓成,明时邛州大足人,永乐中举人,任知府(15,21,24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

  • 伊耆

    读音:yī qí【源】 ①即伊祁氏,古帝尧之号也,其后因以为氏(7,11)。②伊耆为古帝号,后王识伊耆之德,故作为官名,其后以官为氏,见《周礼·秋官伊耆氏郑注》(60,62)。【望】 平阳(17)。【

  • 读音:Sè【源】①古啬夫子孙,因氏焉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2,60)。啬夫,周时司空之属官,秦汉时为乡官,执掌诉讼和赋税。②系自姬姓。周桓王之后有啬氏(1,60)。一说,周成王支庶之后,见《路史》

  • 季婴

    读音:jì yīng晋楼季婴后,有季婴氏。(见《世本》)

  • 布佳

    读音:Bùjiā【综】 清满洲镶黄旗有布佳氏(259)。

  • 叱李

    读音:chì lǐ【源】 代北姓。见《广韵》(27)。一说,叱李、叱利、叱列本一姓(70,242),源出高车族(242)。【变】 后改为李氏(17,27,242)。【人】 叱李长叉,隋时上柱国,开皇二

  • 索嘎勒

    读音:Suǒgālè【综】 裕固族姓。以地名为姓。亚拉格家、西八个家等部落均有此姓。世居甘肃肃南(198)。裕固族姓。汉意指水草茂盛的地方。此当以所居之地为姓氏。后或改姓“索”。盖取“索嘎勒”

  • 读音:shò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,7,9,11)。【望】 京兆(17,418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授异众,汉时丹阳人(15,2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四川之成都有分布。《续通

  • 阿史

    读音:E-shǐ【综】 ①清镶蓝旗满洲马甲驽代之妻为阿史氏(260)。 ②彝族姓。属尔仆阿史家支,云南宁蒗有此姓(375)。阿音A-。

  • 菩薩鉢

    读音:Púsàbō【综】 土族祖先吐谷浑人之姓常带“钵”音,如菩萨钵、诺曷体等(19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