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zhé

【音】 又音(Shé)(17,75)。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大夫折文子之后,见《姓氏大全》(17,21)。②东汉时武威太守南阳人张江封折侯(折侯国故城在今山东诸城西南70里),曾孙名国,为郁林太守,徙居广汉,以所封为氏(7,11,21,60)。③羌族有折氏,世家云中,为北蕃大族,自唐以来,世为麟、府节度使(7,24)。一说,云中折氏,鲜卑人也,唐麟州刺史折嗣祚碑云:大魏之后,宇文之别绪(242)。一说,源出西羌折掘氏(9)。④匈奴折兰王之后,支孙中有折、兰等氏(62,63)。⑤西夏党项族中有折氏(54,240)。⑥彝族姓。属吉自家支(375)。【望】 河西、西河(17,21,418)。【布】 山西汾阳(278)、保德(9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折像,东汉广汉雒人,通京氏易,好黄老言(61)。折从阮,云中人,唐庄宗时府州刺史(6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内蒙古之乌海、甘肃之舟曲、山西之太原、河北之蔚县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归“入声”部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云:“常列切。此出西河。宋为大姓,世守麟,犹古诸侯。”②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出(自)匈奴,折兰王之后。支孙有折氏、兰氏。”③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“东汉有折象(亦作析象),其祖先封为折侯,因以为氏。”折象之先为张江,封折侯。曾孙国为玉林太守,徙居广汉,子孙遂以折为氏。(按:《姓氏辨误》云:“析属弘农郡,字从‘木’,不从‘扌’。今《汉书·析象传》,刊本皆误作‘折’”。)又,“折象”之“”,《汉语大字典》音zhé。

西秦有折斐;五代后周有折从阮;宋代有折惟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復隆

    读音:Fùlóng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匈奴有复隆氏。” 《史记》 作“复陆”。盖隆、陸 (陆)形近而讹,莫辨真伪,姑兼收。

  • 徒河段

    读音:Túhéduàn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 《姓氏急就篇》注云: “鲜卑姓。源于段姓。晋幽州剌史鲜卑人段匹䃅从弟末波改姓此氏。徒河, 春秋名屠河, 汉设置县。故城在今辽宁锦州

  • 读音:Tà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布】 长安有叹姓,见《西京杂记》(63)。今仍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Kā【音】 古音克(Kè)(60)。【源】 或系清满洲人姓所改(62),今羌族亦有此姓。亦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新疆之塔城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

  • 读音:liù【源】 系自己姓。古有飂国(故城在今河南固始东南蓼城岗),国君飂叔安之后,以国为氏(7,11,17,60)。【变】 一作飀(17)。【望】 巨鹿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

  • 博羅特

    读音:Bóluó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博罗忒〕(61,254,259)。②清蒙古镶黄旗中有博勒特氏(259),镶黄旗蒙古闲散海保之妻为白罗特氏(2

  • 耿家已

    读音:Gěngjiāyǐ羌族姓氏。四川之理县有分布。本为房名,或以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羌族》。

  • 读音:Sù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有载,其注 “蔌”云: “蔌,亦作 ‘藗’。藗氏,望出晋陵。”藗,乃蔌之异体,当为同姓;或为同姓之分族。

  • 读音:fù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附祖(一说附叙)之后有附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及《姓考》(17)。【望】 新平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(91)、浙江上虞(279)等地均

  • 骨餅

    读音:Gǔbǐng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据 《穆天子传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历史上的罕见复姓,后改为骨氏。”《姓氏词典》引《中国姓氏汇编》亦收。《姓氏考略》引作“骨�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