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温
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郤至初食于步,后徙温(故城在今河南温县西南),遂为步温氏,见《姓苑》(17,60)。
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据《姓苑》云:“晋大夫郤至,初食采於步,后徙温,为步温氏。”此当系出姬姓。郤至 (亦作郄至),晋公族大夫。温,在今河南温县西南。
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郤至初食于步,后徙温(故城在今河南温县西南),遂为步温氏,见《姓苑》(17,60)。
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据《姓苑》云:“晋大夫郤至,初食采於步,后徙温,为步温氏。”此当系出姬姓。郤至 (亦作郄至),晋公族大夫。温,在今河南温县西南。
读音:dá lù【综】 蒙古人姓(60)。其先乃蛮部人,有别号答禄子者,子孙因以为氏(399)。亦作〔荅禄〕(17,62)。【人】 答禄文奎,元时蒙古人,字章瑞,号横溪,见《桐江续集》(399)。明洪
读音:Dēngbǐ【源】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“癸比”云: “《山海经》: ‘舜三妃癸比氏,生宵明烛光。’ 后为氏。一作 ‘登比’。” 《郑
读音:Wùluó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乌罗岱”。
读音:Mì【源】 ①见《氏族博考》(16)。②傈僳族别饶时氏族,以蜂为原始图腾,汉姓为丰、风、蜜(149,150)。【布】浙江上虞(279)、河北隆化(344)、云南(149,150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
读音:Bìzhā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yuè亦作说,傅说之后,以名为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围场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长治,陕西之韩城,四川之长寿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,其注云:
读音:fù yōng【源】 系自嬴姓。周封伯益之裔非子于秦为附庸,其后有附庸氏(4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周封非子於秦,为附庸,后有附庸氏。”非子乃秦之始
读音:sài见《姓苑》。明河南南阳府有赛姓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▲<明>赛从俭,文登人,三河知县。
读音:Tǎchájuéěrchá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佛阿拉(23,63,180)。【变】后改为赵氏(180)。【人】塔察觉尔察班布哩,清正黄旗人,天命中侍直,后赠骑都尉世职(23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
读音:Chálǎ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(西)夏御史大夫察喇·公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