潼
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姓谱》 注云: “以水名为姓氏。潼水,在陕西潼关县西。”
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姓谱》 注云: “以水名为姓氏。潼水,在陕西潼关县西。”
读音:kě dì gān【综】 北魏孝文帝时改可地干氏为可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0,6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,其注“可”云: “后魏阿伏干、可地干氏并改为可氏。
读音:Kèmùqí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鄂尔谟尔(23,63,260)。~~齐~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鄂尔谟克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读音:Yītú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汉书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汉有伊屠·知牙师。”未道其详。
读音:Zhèn【源】 见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》(23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河南巩县(301)、台湾南投、台中、新竹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阵大辇,清时任台湾道(23)。现行
读音:Gǒu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晋城及雁北地区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疑与“苟”或通,本草名,即枸杞,亦作苟杞。)“河内多杞,所居饶之,因以为氏。”(《姓氏考略
读音:Luóhàn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Mòhètè’ěr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墨赫特尔氏(256)。
读音:Āhè【综】 北魏时改阿贺氏为阿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云:“代北人姓,后改为阿氏。”
读音:gāo táng【源】 高唐,春秋时齐邑,故城在今山东禹城西南,或以地为氏。【人】 高唐英,辽时昭德军节度使(21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辽有高唐·英,
读音:Xià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四川之成都,湖南之益阳,山西之长治、运城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