碗
【综】 瑶族姓(118)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广西龙胜三门乡同列屯有此姓(118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、晋城、临汾,安徽之霍山,云南之通海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
【综】 瑶族姓(118)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广西龙胜三门乡同列屯有此姓(118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、晋城、临汾,安徽之霍山,云南之通海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Lǐyǎlā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前锋副全之妻为里雅拉氏(260)。
读音:Hóuguān【源】 见《孤岛人语》(63)。
读音:tán【源】 ①周灭商后,苏忿生与檀伯达封于河内(故治在今河南沁阳),见《左传》。檀姓始此(60,62)。②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大夫食采于瑕丘檀城(故城在今山东兖州北之檀乡),后因氏(11,12,
读音:gōng jì【源】 以次第为氏,如公孟、公伯、公仲之类(60,62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以次第为氏,如公孟、公伯、公仲之类。” 《汉书·地理志》:
读音:Dǔqū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0)。
读音:wū yǐn【源】 源出北部鲜卑高车部(70,78)。【变】 北魏时改屋引氏为房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12,27,60)。一说,改为屋氏(21,27,60)。【人】 屋引出支,西秦右相(27,
读音:wěi【源】①系自芈姓。楚王蚡冒之后薳章,食邑于薳(故城在今湖北京山),故以命氏(6,7,12,17,60)。②系自姬姓。晋大夫士蒍之后为蒍氏。薳氏即蒍氏,当时史册互易,分为两族(7,12,60
读音:É'ní白族姓氏。白族语“e”,指渔具之网;ní,指“人们”。ení (鹅尼),即使网者。本氏族名(网氏族),或以代姓。或改单姓“何”,盖取“鹅尼”之首音谐其近似音之 “何
读音:shēng【源】 ①春秋时蔡大夫归生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0)。②春秋时晋吕甥,即瑕吕饴生,亦即阴饴生,其后以名为氏,见《姓苑》(9,11,15,60)。【望】 太原(17,60,418)。
读音:Gōulóng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共工氏之后,勾龙为士正,今社神也。” 以古人名为姓。②或为勾姓所改,杨慎《希姓录》 曰: “ (勾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