穀
【源】 ①系自嬴姓。谷伯绥之裔,以国为氏(7,12,17,60)。②系自姬姓。周公族之后(8,60,62)。【望】 襄阳(60),广陵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谷忠,汉时鲁相(9,12)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赢姓,伯爵,春秋穀伯绥之裔也。今襄阳榖城县西北五里故穀城是也。子孙以国为氏。”②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周公族之后。”则此当系出姬姓。
汉代有穀思,为鲁相。
【源】 ①系自嬴姓。谷伯绥之裔,以国为氏(7,12,17,60)。②系自姬姓。周公族之后(8,60,62)。【望】 襄阳(60),广陵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谷忠,汉时鲁相(9,12)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赢姓,伯爵,春秋穀伯绥之裔也。今襄阳榖城县西北五里故穀城是也。子孙以国为氏。”②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周公族之后。”则此当系出姬姓。
汉代有穀思,为鲁相。
读音:Fómùqí【综】 清正蓝旗蒙古马甲奚特何诺之妻为佛穆奇氏(260)。
读音:Bàng现行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引《人民日报》 “全国三好学生、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集体名单” (1982年2月4日): “云南: 蚌有旺。”
读音:Bǎn【源】 古水名,故道自今河南开封东北流至今商丘北,自晋以来被认为是汴水下流,隋时废汳称汴。或以水名为氏,见张澍《姓氏五书注》(63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新余市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新余
读音:Guōqílǐ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德尔吉阿库哩(23,63,180)。【变】 清镶黄旗满洲闲散俄七力之妻为郭吉里氏(260),〔郭吉里〕似即郭齐里之异译。【人】 郭齐里特穆深,清镶红旗人,
读音:Huíhuí【源】 元时色目人姓(13,24,61)。一说,回回系西域国名,大食国种也,以国为氏(24)。回回,唐时指原住今新疆库车、吐鲁番之回纥。宋时泛指葱岭东西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、地区或国家
读音:Sūndū景颇族姓氏。汉意为“锤子”,此当以工具为氏,出自 “恩昆”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
读音:Huítè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【变】 ①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辉特〕(24,63)。②《金史》海陵母徒单氏传有尚衣局使虎特末者,〔虎特〕似系回特之异译(71)。【望】 金源(71)。
读音:Yángjiā【综】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杨佳氏(256)。锡伯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有载,后或改为单姓“杨”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Gāpǔhán柯尔克孜族姓氏。清乾隆年间由阿勒泰地区迁入黑龙江富裕县。本旧部落名,或以为姓,后改单字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柯尔克孜族》。
读音:Sā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