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羊舌

羊舌


读音:Yáng shé

羊舌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春秋时,晋靖侯之后突食邑于羊舌等地,称为羊舌大夫,其子孙于是以邑命姓。二是古代有人名李果,别人偷杀羊,将羊头送给他,他把羊头埋在地下。后偷窃事发,李果挖出羊头,羊舌还在,得以免罪,他于是以羊舌命姓。

羊舌姓早期居住在山西洪洞、平阳等地。

羊舌姓历史人物有春秋时晋国贤臣羊舌肸,博闻多见,能以礼让国。孔子称之为“遗直”。

羊舌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七十三位。

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靖侯之后食采于羊舌邑,故为羊舌大夫,因以为氏(7,12,17,60)。又,春秋时晋武公伯侨之后,伯侨之孙突为羊舌大夫,因以为氏,见《宁晋县志》(21,63)。【望】 河东(17,60,418)。【布】 辽宁沈阳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羊舌职,羊舌突之子,春秋时晋大夫(21)。


现行罕见复姓。今辽宁之沈阳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。晋之公族也。靖侯之后,食采于此,故为羊舌大夫。有四族,皆强家。羊舌,晋邑名,未详其所。或言: 羊舌氏,姓季(按: 《姓氏考略》及《中国姓氏大全》、《姓氏词典》俱引作 ‘李’),名果。有人盗杀羊而遗其头,不敢不受,受而埋之。后事发,词连季氏,乃掘而示之,以明己不食,惟舌存而得免,此无根之论也。” 后或改为吉氏。

春秋晋有羊舌职、羊舌肸、羊舌赤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利咥

    读音:Yīlìdié【源】 唐时部落薛延陀姓,见《旧唐书·回纥传》(17,60)。一说系炎帝参卢之后,见《路史》(60,91)。【变】 亦作〔壹利咥〕、〔一利吐〕(60)、〔乙利咥〕(11)、〔壹利吐

  • 白石

    读音:Báishí【综】 《神仙传》有白石生,中黄大夫之弟子,常煮白石为粮(6,7,12)。张澍按:白石非复姓(26)。今姑录此以备考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归 “以事为氏”

  • 蒙古達達兒

    读音:Měnggǔdádáér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有银青光禄大夫忙兀台,姓此氏。”

  • 柔僕

    读音:Róupù【源】 柔仆氏、羸土氏亦帝喾之末裔(19,21)。柔仆为国名,当以国为氏。或后改为柔氏。

  • 读音:Lí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(68,261)、浙江慈利等地均有此姓。

  • 读音:Fú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金溪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由金溪县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

  • 希台特勒

    读音:Xītáitèlè【综】 合剌普华(一作哈喇布哈),元时岳璘帖木尔之子,其妻为希台特勒氏(57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之〔嘉卜塔喇〕(24)。

  • 读音:diǎn【源】 ①古帝太昊(即伏羲氏)取少典氏,其后袭封者,以为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,62)。②司典籍者之子孙以为氏,如籍氏之类(60,62)。【望】 陈留(17,21,60,418)。【

  • 薩及尼瑪

    读音:Sàjí′nímǎ珞巴族姓氏,出自博嘎尔部落,此以氏族、家族名称为姓氏——氏氏连排,以为新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
  • 阿思布

    读音:Āsībù【源】 回纥族九姓,即回纥氏、仆固氏、浑氏、拔曳固氏(即拔野古)、同罗氏、思结氏、契苾氏、阿思布氏、骨仑氏(17,19,21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。其注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