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ún

【源】 ①春秋时晋大夫芸贤(一作芸质),本云姓,后从草改为芸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5,21)。②春秋时䢵国(即郧国,故城在今湖北安陆)为楚所灭,其后有云氏、员氏、云氏、芸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【望】 河东(17,418),河中(261)。【布】 山东新泰(359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、贵州赤水(442)、山西长治、河北无极等地均有此姓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、山东之鱼台、山西之太原、湖北之利川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或为云姓所改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元和姓纂》 云: “芸,本姓云。春秋时从艹改为芸。” 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 云:“䢵国为楚所灭,后有雲氏、 员氏、 云氏、 郧氏、 芸氏。”

春秋时晋有芸贤,为大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chì【源】 ①赤奋为炎帝诸侯,其后有赤氏,见《国名纪》(17)。神农(即炎帝)之臣有赤冀,作杵臼,即赤奋若(1,60),赤氏或为赤奋氏所改。②赤松为炎帝诸侯,其后有赤氏,见《国名纪》(17)。

  • 彭伙

    读音:Pénɡhuǒ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阿尔家支,四川凉山越西有此姓(208,375)。

  • 读音:Huǐ/Hoei,Hwe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北京有此姓。

  • 俟奴

    读音:sì nú【综】 北魏时改俟奴氏为俟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2,27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后改为单姓俟氏。

  • 窒孫

    读音:Shìsūn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《姓考》注云: “即室孙氏。古 ‘窒’ 与 ‘室’ 通。”

  • 读音:Zhēng【音】 征氏有Zhēng、Zhǐ二音(15,17,63)。参见徵(Zhǐ)姓。 【源】 ①商时有理徵,字德灵,以直道不容于纣而死,其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,其后有征氏(10,12,17)

  • 读音:dān【源】 ①尧封其子朱于丹(故城或在今山西高平北),其子陵以王父封地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6,7,12,60)。 ②清时满洲人姓(260)。 ③回族姓。【望】 汝南(17,418)。【布】 分

  • 读音:xiàn【音】 又音Xiàn(7,17)。【源】①系自芈姓。楚公族之后(7,17,60)。②系自姬姓。周武王同母少弟康叔之后(60,62)。③古者天子宫悬,诸侯轩悬,必有乐师掌其事者,以世官为氏

  • 亞木

    读音:Yàmù【综】 佤族姓。系以祖先名为姓,世居云南西盟大马散。后又分为觉(一作聂周、周亚木)、界(一作聂间、间亚木)、究(一作聂遮、遮亚木)、简恩(一作聂在、在亚木)等4姓(158,159,160

  • 老陽

    读音:Lǎoyáng【源】 《春秋释例》:周大夫老阳子修黄老术(9,11,17)。老阳子之后有老阳氏(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古今姓氏书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