蛭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或系蛭拔氏所改。【望】 延安(17,418),延吉(60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;未详其源。(按: 蛭,即水蛭,俗称蚂蟥、马鳖,一种水生环节动物。体长扁而柔软,黄褐色,前后端有吸盘,能吸食人、畜的血,可入药,疑或即以此物为姓氏。)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或系蛭拔氏所改。【望】 延安(17,418),延吉(60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;未详其源。(按: 蛭,即水蛭,俗称蚂蟥、马鳖,一种水生环节动物。体长扁而柔软,黄褐色,前后端有吸盘,能吸食人、畜的血,可入药,疑或即以此物为姓氏。)
读音:Cén岑姓主要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朝时,周武王将其异母弟耀之子渠封于岑(今陕西韩城一带),建立岑国,其后代以国名为姓。另外,少数民族中也有岑姓。如秦、汉之际百越族中就有俚族人改姓
读音:mò yú代北姓,后改为舆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读音:Mùqú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Fù/Fuh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Hánhóu【源】 周宣王赐命韩侯,韩侯支庶子孙因以为氏(5,6,7,9,1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周宣王臣韩侯,支孙氏焉。”此以国爵为氏。古韩国在今河
读音:zé汉有则长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dī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源自氐羌,相传为炎帝之后(60,62)。 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有分布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夷姓。《山海经
读音:jiǎng lǘ当以闾多菰蒋,遂为氏,如蒲圃氏之类,亦或秦公子将闾之后,讹为蒋闾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读音:Zhuōjiā【综】 清满洲镶蓝旗中有卓佳氏(259)。又,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卓嘉氏(256),〔卓嘉〕似即卓佳之异译。
读音:Dīng’élì【综】 清正白族满洲闲散福太之妻为丁额力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