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Bèi

【源】 ①贝,春秋时晋大夫采邑,因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贝氏出清河贝丘,见《姓苑》(11,60)。贝,古州名,春秋时属晋,周置贝州,以贝丘为名。故城在今河北清河。②春秋时蔡邑,以邑为氏,见《姓苑》(17)。【变】 或作郥(17,62)。【望】 清河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贝瑷,汉时魏郡元城人,宦官,与单超等谋诛梁翼,封侯(26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上海之松江,北京,辽宁之清原,山东之平邑、东平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运城,陕西之韩城,广东之高要,广西之灌阳,贵州之川江等地均有。汉族、鲜族、蒙古族、傈僳族等有此姓。

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初见於 《姓苑》。其源不一: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“《姓苑》 ‘贝出清河贝丘。’ 盖以地为氏,今吴越多此姓。”“贝丘”,《史记》 作 “沛丘”, 亦作浿丘, 春秋齐地, 在今山东博兴县南贝丘乡。② 《姓氏词典》据 《姓源韵谱》 注云: “系古贤者贝独坐之后。”③又据《新纂氏族笺释》 注云: “源于姬姓。 周代召康公的旁支子孙, 食采于巨野之浿水, 后叫郥国 (今山东巨野县西南有郥城), 子孙去邑为贝氏。”

汉末有贝羽,华容长; 晋代有贝灵该,术士; 唐代有贝韬; 宋代有贝宝; 明代有贝琼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但鉢

    读音:Dànbō【源】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,以部为姓(425)。

  • 公德

    读音:gōng dé【源】 春秋时郑公族有公德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,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郑后有公德氏。”郑为姬姓国,故此氏当系出姬姓。

  • 读音:Chǎ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非汉族姓(60,62)。【人】 钐加,晋时沙楼国帅,见《晋书·西夷传》(60,61)。钐资,明时广西玉田人,正统中钦天监灵台郎(15,21)。罕见姓氏。

  • 侯史

    读音:hóu shǐ【源】 春秋时晋国董狐世为晋侯之史官,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60)。【人】 侯史光,晋时东莱掖人,初为洛阳典农中郎将,封关中侯,后拜散骑常侍,转城门校尉,进爵临

  • 读音:Lù【综】 颛顼帝之师有录图,见《正字通》(62)。上海、四川成都(91)、河南郑州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、河北之尚义、山西之太原、甘肃之永登、湖南之益阳、四川之成都、广东

  • 读音:Xī【源】 伏羲氏之后有牺氏(19,21)。【人】 牺仲,汉时王莽太师(21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注引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云:“‘太昊伏羲氏之后为氏。’伏羲氏,一作包牺,也称牺皇。”

  • 圖羅魯特

    读音:Túluólǔ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喀喇沁(23,63)。【人】 图罗鲁特图萨图,清正蓝旗人,世居喀喇沁,从征吴三桂有功,授云骑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

  • 巴里克

    读音:Bālǐkè【综】 清镶红旗蒙古马甲雅额之妻为巴里克氏(260)。又,镶白旗蒙古领催浩尚之妻为巴立克氏,镶白旗蒙古亲军阿珠史之妻为巴礼格氏,正黄旗满洲马甲桃保之妻为巴力克氏(260),〔巴立克〕

  • 读音:Wù/Wuh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彰化、南投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

  • 鮮干

    读音:Xhānggā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桃园有此姓(68,261)。